•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ěi tíng wò

北亭卧

作者:白居易 
xián yuán duō fāng cǎo     chūn xià xiāng mí mí
闲园多芳草   春夏香靡靡
shēn shù zú jiā qín     dàn mù míng bù yǐ
深树足佳禽   旦暮鸣不已
yuàn mén bì sōng zhú     tíng jìng chuān lán zhǐ
院门闭松竹   庭径穿兰芷
ài bǐ chí shàng qiáo     dú lái liáo xǐ yǐ
爱彼池上桥   独来聊徙倚
yú yī zǎo cháng lè     ōu jiàn rén zàn qǐ
鱼依藻长乐   鸥见人暂起
yǒu shí zhōu suí fēng     jǐn rì lián zhào shuǐ
有时舟随风   尽日莲照水
shuí zhī jùn fǔ nèi     jǐng wù xián rú cǐ
谁知郡府内   景物闲如此
shǐ wù xuān jìng yuán     hé cháng xì yuǎn ěr
始悟喧静缘   何尝系远迩

《北亭卧》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北亭卧》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宁静的诗篇。全诗可以分为几段来解读:

### 第一段(首句至“独来聊徙倚”)
此段描绘了一片闲适静谧的园林景象。闲园中生长着众多芳草,春夏之际香气弥漫。深邃的树丛里栖息着各种佳禽,它们从早到晚不停地鸣叫,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园内的院门紧闭,松竹茂盛,穿过庭院的小径两旁,兰花和芷草交织生长,构成了一幅幽雅的自然画卷。诗人独自来到池塘上的小桥,驻足欣赏,内心充满宁静。

### 第二段(“鱼依藻长乐”至“景物闲如此”)
此段进一步描绘了池塘中生动的景象。水中的鱼儿依附于藻类,悠然自得,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白鹭见到人时,只是暂时惊起,又迅速归于平静,这种和谐共存的场景,让诗人深感愉悦。有时,小船随着微风轻轻摇摆,水面映照着莲花的美丽,这一切美景仿佛都在诗人眼前缓缓展开。

### 第三段(“谁知郡府内”至“景物闲如此”)
这一段从内心体验转向对外界环境的感慨。诗人指出,即便身处繁忙的郡府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身边静谧美景的存在。他意识到,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环境的静谧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往往容易被喧嚣所扰,但其实静谧与宁静是可以被发现并被珍惜的。

### 第四段(“始悟喧静缘”至结尾)
最后一段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表达了对喧嚣与宁静关系的深刻感悟。他认为,喧嚣与宁静并非取决于环境的远近,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心境和对生活态度的理解。通过这首诗,白居易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传达了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同时富含哲理,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喧嚣与宁静之间的关系。

《北亭卧》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北亭卧》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闲适的自然环境中的独特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自然之美**:诗的开头便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香气的花园,春夏之交的芳草香飘四溢,树木间的鸟鸣不绝于耳。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宁静、愉悦。

2. **隐逸的生活**:诗人在闭门松竹的环境中,穿过兰芷的庭院径,独自一人欣赏池上的桥,这种生活看似与世隔绝,却恰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在池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在藻类之间,偶尔一只鸥鸟因为诗人的出现而短暂惊起,随后恢复平静。这些描写既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 **日与水的交融**:诗句“有时舟随风,尽日莲照水”描绘了水面上的舟随风轻轻荡漾,莲花在水面上映照出美丽的倒影,既展现了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也营造了一种安详平和的氛围。

5. **对喧闹与静谧的感悟**:最后一句“谁知郡府内,景物闲如此,始悟喧静缘,何尝系远迩”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与宁静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无论是在远离尘嚣的乡村,还是在繁华的郡府内,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环境没有绝对的关联,关键在于人的心境如何感知和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身处于喧嚣之中,也能在内心找到一片宁静之地。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