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gù yuán shǎo yǐn jí hòu èr shǒu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作者:白居易 
yì zhòng mò ruò qī     shēng lí bù rú sǐ
义重莫若妻   生离不如死
shì jiāng sǐ tóng xué     qí nài shēng wú zi
誓将死同穴   其奈生无子
shāng líng zhuī lǐ jiào     fù chū bù néng zhǐ
商陵追礼教   妇出不能止
jiù gū míng dàn cí     fū qī zhōng yè qǐ
舅姑明旦辞   夫妻中夜起
qǐ wén shuāng hè bié     ruò yǔ rén xiāng sì
起闻双鹤别   若与人相似
tīng qí bēi lì shēng     yì rú bù dé yǐ
听其悲唳声   亦如不得已
qīng tián bā jiǔ yuè     liáo chéng yī wàn lǐ
青田八九月   辽城一万里
péi huí qù zhù yún     wū yè dōng xī shuǐ
裴回去住云   呜咽东西水
xiě zhī zài qín qǔ     tīng zhě suān xīn suǐ
写之在琴曲   听者酸心髓
kuàng dāng qiū yuè dàn     xiān rù yōu rén ěr
况当秋月弹   先入忧人耳
yuàn yì yǎn zhū xián     chén yín tíng yù zhǐ
怨抑掩朱弦   沉吟停玉指
yī wén wú ér tàn     xiāng niàn liǎng rú cǐ
一闻无儿叹   相念两如此
wú ér suī bó mìng     yǒu qī xié lǎo yǐ
无儿虽薄命   有妻偕老矣
xìng miǎn shēng bié lí     yóu shèng shāng líng shì
幸免生别离   犹胜商陵氏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哀怨的情感,围绕着妻子、死亡、家庭伦理以及音乐(琴曲)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对于家庭传统的理解。

### 第一段
"义重莫若妻,生离不如死",作者开篇强调了妻子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和意义,甚至认为生离比死别更加难以承受。这里体现了他对妻子深厚的情感和在生命中的角色价值的重视。

### 第二段
"誓将死同穴,其奈生无子",说明了作者与妻子之间的生死相依的誓言,但现实却是没有子嗣。这个情况可能引发了对家庭延续和后代传承的忧虑,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第三段
"商陵追礼教,妇出不能止",提到了古代礼教的规范,即在丧礼期间妻子应该随丈夫一起守丧,不能离开。这里可能是在强调对传统礼俗的遵循,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所面临的困境。

### 第四段
"舅姑明旦辞,夫妻中夜起,起闻双鹤别,若与人相似",描述了一对夫妻在清晨送别亲属,夜半醒来听见双鹤的别离之声。这里可能是用双鹤的别离隐喻了人世的离别,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哀伤。

### 第五段
"听其悲唳声,亦如不得已,青田八九月,辽城一万里",表达了对别离的哀伤之情,似乎在描述远离家乡、不同季节、遥远距离所带来的悲伤和无助感。这里的"青田八九月"和"辽城一万里"既是对地理距离的描述,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隔阂。

### 第六段
"裴回去住云,呜咽东西水,写之在琴曲,听者酸心髓",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云、水的呜咽)和音乐(琴曲)的表达,展现了悲痛和哀愁的情绪,以及这些情感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听者。

### 第七段
"况当秋月弹,先入忧人耳,怨抑掩朱弦,沉吟停玉指",进一步强调了在特定环境(如秋月之下)演奏哀伤的音乐时,那种直击人心的忧愁和压抑感。这里的"朱弦"和"玉指"可能象征着演奏者的情感投入和技巧,反映出音乐对于情感表达的强大作用。

### 第八段
"一闻无儿叹,相念两如此,无儿虽薄命,有妻偕老矣",总结了无子的遗憾,但仍然感激有妻子相伴,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一段强调了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情感的依存。

### 第九段
"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氏",表达了一种庆幸的心情,即能够与妻子共同生活,避免了像商陵(《左传》中提到的不遵循传统礼俗导致家庭悲剧的人物)那样的分离。这句话在最后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当前情况表达了肯定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维度的描写,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哀伤、对家庭伦理的尊重、以及对音乐情感表达的感慨,展现了白居易对于生活深刻而复杂的情感体验。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题为《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表达了对人生离别、家庭伦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一对夫妻在无儿的情况下,对生死、伦理、自然等议题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哲学思考和情感共鸣。

### 义重莫若妻,生离不如死

开篇即表达了对伴侣之爱的强调,认为友情和亲情中的亲密关系,甚至超越生死的痛苦。这体现了古代对夫妻关系的深厚理解,即夫妻之间的情感之重,超越了生命的终点。

### 誓将死同穴,其奈生无子

这里表达了对共同生活、生死与共的愿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因无子而面临的家庭传承问题。无子被视为一个难以弥补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后嗣传承的重视。

### 商陵追礼教,妇出不能止

提及“商陵追礼教”,可能是指某种社会规范或历史事件,反映出在古代社会中,女性的权益和自由受到一定限制。女性被期待遵循传统礼教,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 听其悲唳声,若与人相似

此处通过描写鹤的悲鸣,将自然界的哀嚎与人类情感相对应,表现出一种共鸣。鹤的哀鸣似乎与人的情感相似,强调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 写之在琴曲,听者酸心髓

将内心的哀伤通过琴曲表达出来,不仅展现了艺术的疗愈作用,也揭示了人类在面对生命离别、伦理冲突时的痛苦与挣扎。

### 秋月弹,先入忧人耳

秋天的月夜,凄凉而悲切的琴声,让人先入为主地感到忧伤与悲痛,突出了音乐作为情感传递媒介的力量。

### 怨抑掩朱弦,沉吟停玉指

通过描述弹琴时的动作,表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朱弦的怨抑,玉指的沉吟,都反映出诗人对情感的深刻体会和对生活情境的复杂思考。

### 无儿虽薄命,有妻偕老矣

在无儿的情况下,诗人认为与妻子共同生活是宝贵的,体现了对家庭幸福的珍视,以及在生命中寻找安慰和意义的决心。

### 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氏

在传统社会中,商陵的故事可能代表了夫妻离散的悲剧。白居易在此表达了对能与妻子共度余生的庆幸,虽然无子,但至少免于离散之苦,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生命、家庭、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离别、伦理道德以及艺术表达的独特见解。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复杂理解,也通过艺术形式传递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