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wēi zhī sì yuè yī rì zuò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huáng rǎng jù zhī wǒ bái tóu tú yì jūn |
黄壤讵知我 白头徒忆君 |
wéi jiāng lǎo nián lèi yī sǎ gù rén wén |
唯将老年泪 一洒故人文 |
yí wén sān shí zhóu zhóu zhóu jīn yù shēng |
遗文三十轴 轴轴金玉声 |
lóng mén yuán shàng tǔ mái gǔ bù mái míng |
龙门原上土 埋骨不埋名 |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和微之四月一日作》表达了诗人对故友元稹(微之为其字)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我们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已逝友人的深深怀念。"黄壤"通常用来比喻地下或已故之人的世界,"讵知我"意味着已故之人无法知道诗人的存在和情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逝去之人的遗憾。"白头"则代表了诗人自己的年岁渐长,用以表达时光的流逝和对友情的怀念。"徒忆君"表示对友人的思念是徒劳的,这强化了生死之间的鸿沟和分离的痛楚。
2. **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 在这里,诗人表示在年老之时,他只能通过泪水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唯将"表明了诗人情感的专一与深沉,而"故人文"指的是去世的友人,暗示诗人对友人的文学成就的敬重。
3.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这句话赞美了已故友人留下的作品,称它们为"金玉声",意味着这些作品如同金玉一般珍贵,其文学价值极高。"遗文"指的便是元稹的文学作品,而"三十轴"可能是为了强调作品数量之多或突出其重要性。
4.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最后两句诗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文学成就的敬重结合在一起。"龙门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传说之地,常用于比喻文学的圣地。这句话表明元稹虽然埋骨于地下,但他的名字和文学作品将如同龙门原上的土一样,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和传颂,不会被遗忘。这不仅是对元稹个人成就的赞誉,也是对文学之于人的永恒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描绘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对文学作品的赞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和微之四月一日作》是一首深情而哀婉的诗,通过对逝去友人的怀念,流露出对生命无常和友情珍贵的深刻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句:“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用“黄壤”(黄土,常用来比喻死亡或坟墓)形容逝去的友人,表现了对逝者埋骨之地的无奈与无力感。同时,“白头”一词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心生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世的沧桑。
2. **“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情绪低落时对故人的追忆。诗人将自己的泪水看作是对故人的祭奠,这种行为充满了对友谊的尊重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3.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这里诗人高度评价亡友的文学作品,将其比喻为“金玉声”,既赞扬了作品的珍贵与价值,也表达了对亡友才华的无限怀念和尊敬。
4.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龙门原是古代著名的陵墓之地,这里暗示亡友的墓地。然而,无论墓地如何荒凉,亡友的名字和他在世时的影响力不会被遗忘,表达了对人格和精神永存的信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情、生命、文学价值的思考。白居易用词朴素而感情真挚,将个人情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紧密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