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iù huā zhī

就花枝

作者:白居易 
luò rì zhù xíng qí     chén yín huái gǔ qíng
落日驻行骑   沉吟怀古情
zhèng fēng biàn yǐ jǐn     qín wěi zhì jīn qīng
郑风变已尽   溱洧至今清
bú jiàn shì yǔ nǚ     yì wú sháo yào míng
不见士与女   亦无芍药名

《就花枝》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就花枝》是一首抒发感慨的诗作,通过对古籍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下面逐段解释其诗意:

**首句“落日驻行骑, 沉吟怀古情”**:诗人在日落之时停下前行的马匹,思绪深沉,怀想着古人的往事。这里的“驻行骑”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驻足的场景,而“怀古情”则体现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怀念。

**次句“郑风变已尽, 溱洧至今清”**:这句提到的是古籍中的“郑风”,泛指郑国的风土人情和诗歌文化。郑国在古代是中国的一个诸侯国,以诗歌文化著名,如《诗经》中的《郑风》。这里的“郑风变已尽”指的是古代的文化和风俗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溱洧至今清”则是借用《诗经》中《溱洧》篇的典故,象征清澈的水流不被污染,寓意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纯净和不变。

**三句“不见士与女, 亦无芍药名”**:这里诗人感叹于古今的差异,指出在古代,士与女之间的交往有着特定的礼仪和象征(如以芍药作为表达爱慕之情的花朵),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习俗和表达方式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诗中的“芍药名”实际上指的是芍药花,是古代用来象征爱情和美好情感的花卉之一。通过“不见士与女”和“亦无芍药名”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传统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就花枝》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比古与今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自然景观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变迁的感慨和反思。

《就花枝》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就花枝》深含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咏叹,通过诗中描绘的景象,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思古之幽情,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首句“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以落日作为背景,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历史的瞬间,感受到了诗人在行进中的驻足与内心的沉思。这种“怀古情”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

接着,“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两句,将诗人的思绪从过去引向了自然。郑风指的是《诗经》中的一组作品,代表了郑国的文化和风俗。溱洧则是两条河流,古人常在春天于此举行男女相会的活动,象征着爱情与春天的生机。这两句诗表明尽管时代的变迁使得郑地的文化风貌发生了变化,但溱洧河的清流依旧,仿佛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并未随时间消逝。这里的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自然永恒不变的特质。

“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则进一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爱情与文化传承的主题。芍药,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爱情和富贵。诗中说“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意在表达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郑国曾经有着丰富的文化与风流,但现在再也找寻不到那种男女相会、以芍药为信物的爱情场景。这不仅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是对过去文化风情消逝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与自然的对比,以及对爱情文化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自然永恒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情追忆,也反映了对自然和谐与人类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珍惜。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