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é zhān zhàng huǒ lú
别毡帐火炉
sān shí sì shí wǔ yù qiān qī shí bā shí bǎi bìng chán |
三十四十五欲牵 七十八十百病缠 |
wǔ shí liù shí què bù è tián dàn qīng jìng xīn ān rán |
五十六十却不恶 恬淡清净心安然 |
yǐ guò ài tān shēng lì hòu yóu zài bìng léi hūn mào qián |
已过爱贪声利后 犹在病羸昏耄前 |
wèi wú jīn lì xún shān shuǐ shàng yǒu xīn qíng tīng guǎn xián |
未无筋力寻山水 尚有心情听管弦 |
xián kāi xīn jiǔ cháng shù zhǎn zuì yì jiù shī yín yī piān |
闲开新酒尝数醆 醉忆旧诗吟一篇 |
dūn shī mèng dé qiě xiāng quàn bù yòng xián tā ěr shùn nián |
敦诗梦得且相劝 不用嫌他耳顺年 |
《别毡帐火炉》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白居易晚年生活状态的描写,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一位智者在历经风雨后的平静与智慧。以下是对这首诗每一句话的逐段解释:
1. **三十四十五欲牵,七十八十百病缠,五十六十却不恶**:这首诗开篇描述了人生的几个阶段,从青少年的欲望与牵绊(三四十岁),到中年病痛的折磨(七十到八十岁),再转向晚年(五十到六十岁)生活状态的平静。诗人这里通过描述人生的各个阶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恬淡清净心安然**: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诗人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与宁静,内心得到了安宁。这里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3. **已过爱贪声利后,犹在病羸昏耄前**:诗人已经走过了对声色之乐的追求和贪恋,但还未到老迈昏聩的阶段。这表明他对人生有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理解,已经从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转向了内心世界的追求。
4. **未无筋力寻山水,尚有心情听管弦**:即便年岁已高,身体机能有所衰退,但诗人心中仍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艺术享受的热情。这反映了他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和对美的不懈追求。
5. **闲开新酒尝数醆,醉忆旧诗吟一篇**:在闲暇之时,诗人品尝新酿的美酒,借酒抒怀,回忆起过往的诗歌创作,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这表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虽轻松,但仍然充满文化气息和艺术情调。
6. **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诗人向朋友敦诗梦得发出劝言,鼓励他们不要因年事已高而感到遗憾,强调了“耳顺”(即对事物有更宽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智慧与价值。这不仅是对朋友的鼓励,也是诗人自己对晚年生活的积极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晚年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强调了内心平静、追求精神生活的价值,以及面对衰老时的智慧与勇气。
《别毡帐火炉》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别毡帐火炉》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以晚年生活为背景,以沉思与自省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年岁增长的接纳。全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位老人面对岁月流转、身体渐衰的平静态度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珍惜。
首句“三十四十五欲牵,七十八十百病缠”描绘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经历,暗含了对青年时期追求、中年时期忙碌、老年时期疾病缠身的回顾。这种时间的流转不仅是对岁月的感怀,也暗含了对生命过程的思考。
“五十六十却不恶,恬淡清净心安然”转折点出一种超脱世俗、心平气和的生活态度。五六十岁,身体开始显现衰老的迹象,但精神上却能保持平静,这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人在这种年纪中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学会了在简单与淡泊中寻找快乐。
“已过爱贪声利后,犹在病羸昏耄前”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态度。经历了对物质与名利的追求之后,面对即将到来的老年,诗人用“犹在病羸昏耄前”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准备。即使身体渐衰,心智却依然清晰,诗人渴望在余生中保持精神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未无筋力寻山水,尚有心情听管弦”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向往。即使行动不便,诗人仍然渴望通过自然的美景和艺术的享受来充实精神世界,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闲开新酒尝数醆,醉忆旧诗吟一篇”体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的方式。通过饮酒、吟诗,不仅消遣时光,更在精神上与过去相连接,寻找心灵的慰藉。
“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最后两句,以诗友梦得的名字,寄寓了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共同倡导和鼓励。即使到了耳顺之年,也不应自怨自艾,而应珍惜生活,享受当下,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调整。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