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 jiù xiě zhēn
感旧写真
yīn yīn huā yuàn yuè gěng gěng lán fáng zhú |
阴阴花院月 耿耿兰房烛 |
zhōng yǒu nòng qín rén shēng mào jù rú yù |
中有弄琴人 声貌俱如玉 |
qīng líng shí quán yǐn yǎ dàn fēng sōng qū |
清泠石泉引 雅澹风松曲 |
suì shǐ jūn zi xīn bù ài fán sī zhú |
遂使君子心 不爱凡丝竹 |
《感旧写真》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感旧写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通过对一个弹琴女子的描写,展现了对她的赞美以及对她所弹奏音乐的欣赏。这首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来理解:
### 第一部分(前四句):环境与人物
首句“阴阴花院月, 耿耿兰房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场景:月光洒在花院里,映照出幽暗而美丽的环境;兰房中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这两句用“阴阴”和“耿耿”分别形容月色与烛光的朦胧与明亮,为整首诗奠定了感伤而美好的基调。
接下来,“中有弄琴人, 声貌俱如玉”点出了诗中的主角,一个弹琴的女子,其声音与容貌都如同玉石般美好,这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她内在的高雅气质。将她与玉石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她品质的极高赞赏。
###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音乐的魅力
“清泠石泉引, 雅澹风松曲”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弹奏的音乐。这里将音乐比作“清泠石泉”与“雅澹风松曲”,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清澈、自然以及高雅、淡然的特点,暗示了音乐具有如同自然美景一样让人感到宁静与和谐的力量。
### 第三部分(后四句):情感的抒发
“遂使君子心, 不爱凡丝竹”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君子”来形容自己,表明他是一位有文化修养、追求高尚情操的人。此处,通过对比“凡丝竹”(普通的音乐)与“君子心”(高尚的情感与追求),强调了音乐对于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引导人们远离俗世的诱惑、追求精神高雅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弹琴女子及其音乐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
### 总结
综上所述,《感旧写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好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不仅赞美了女子的外在美与内在气质,更借由音乐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感与精神追求的向往。这首诗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当下乃至未来的思考与期盼。
《感旧写真》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感旧写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花院月色中、兰房烛光下的场景,其中的主角是一位演奏古琴的佳人。整首诗通过对音乐、景物和人物气质的渲染,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清冷静谧的艺术氛围,展现了古琴艺术与文人雅士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句“阴阴花院月”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夜晚,月光洒在花丛之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次句“耿耿兰房烛”则突出了一间布置雅致的房间内的灯光,虽然只有烛光微微闪烁,却能照亮整个空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明亮的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中有弄琴人,声貌俱如玉,清泠石泉引,雅澹风松曲”,将注意力转向了正在演奏古琴的佳人。她的琴声如清泉般潺潺,又如松风般淡雅,这不仅是对她的音乐才华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古琴艺术的一种敬仰。同时,她的形象被描绘得如同美玉一般,不仅展现了她的外表之美,更暗示了她内心高洁、气质高雅。
最后一句“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点明了诗的主题。它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佳人及其音乐的深深喜爱,甚至超过了对普通乐曲的偏好。这不仅体现了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高雅艺术的追求与崇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音乐之美和艺术魅力,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性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