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n qiū guāng
问秋光
dà yǐn zhù cháo shì xiǎo yǐn rù qiū fán |
大隐住朝市 小隐入丘樊 |
qiū fán tài lěng luò cháo shì tài xiāo xuān |
丘樊太冷落 朝市太嚣喧 |
bù rú zuò zhōng yǐn yǐn zài liú sī guān |
不如作中隐 隐在留司官 |
shì chū fù shì chù fēi máng yì fēi xián |
似出复似处 非忙亦非闲 |
bù láo xīn yǔ lì yòu miǎn jī yǔ hán |
不劳心与力 又免饥与寒 |
zhōng suì wú gōng shì suí yuè yǒu fèng qián |
终岁无公事 随月有俸钱 |
jūn ruò hǎo dēng lín chéng nán yǒu qiū shān |
君若好登临 城南有秋山 |
jūn ruò ài yóu dàng chéng dōng yǒu chūn yuán |
君若爱游荡 城东有春园 |
jūn ruò yù yī zuì shí chū fù bīn yán |
君若欲一醉 时出赴宾筵 |
luò zhōng duō jūn zi kě yǐ zì huān yán |
洛中多君子 可以恣欢言 |
jūn ruò yù gāo wò dàn zì shēn yǎn guān |
君若欲高卧 但自深掩关 |
yì wú chē mǎ kè zào cì dào mén qián |
亦无车马客 造次到门前 |
rén shēng chù yī shì qí dào nán liǎng quán |
人生处一世 其道难两全 |
jiàn jí kǔ dòng něi guì zé duō yōu huàn |
贱即苦冻馁 贵则多忧患 |
wéi cǐ zhōng yǐn shì zhì shēn jí qiě ān |
唯此中隐士 致身吉且安 |
qióng tōng yǔ fēng yuē zhèng zài sì zhě jiān |
穷通与丰约 正在四者间 |
《问秋光》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问秋光》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描绘了他对于隐居生活和城市生活的思考,以及他选择“中隐”(留司官)生活方式的理由。诗中表达了一种既追求隐逸生活的闲适,又避免完全脱离尘世、远离责任的智慧。
**大隐住朝市, 小隐入丘樊**
- **大隐**:指那些在繁华的都市中也能够保持内心宁静,不被尘世干扰的人。
- **小隐**:指的是远离尘嚣,隐居于乡村或山林中的人。
- **丘樊**:这里代指乡村或山林,与“朝市”形成对比。
**丘樊太冷落, 朝市太嚣喧**
- **丘樊**:环境过于宁静,可能会让人感到孤独和寂寞。
- **朝市**:环境喧嚣,充满繁华和忙碌,对心灵的宁静产生冲击。
**不如作中隐, 隐在留司官**
- **中隐**:选择在留司官(即地方官府的闲散官员)这一位置隐居,既能避开朝市的喧嚣,又不完全脱离社会与职责。
- **留司官**:即不直接管理地方政务,但仍旧在官府任职,有固定的俸禄,同时又有时间处理个人事务。
**似出复似处, 非忙亦非闲**
- **似出复似处**:出世而不完全出世,依然保持与社会的联系。
- **非忙亦非闲**:工作不忙,生活也不至于太过闲散。
**不劳心与力, 又免饥与寒**
- **不劳心与力**:工作轻松,不需付出太多身心劳力。
- **又免饥与寒**:生活无忧,衣食无忧。
**终岁无公事, 随月有俸钱**
- **终岁无公事**:一年中几乎没有任何公务需要处理。
- **随月有俸钱**: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俸钱),生活有保障。
**君若好登临, 城南有秋山**
- **登临**:游山玩水,赏景。
- **城南有秋山**:如果喜欢登山,城南有山可游。
**君若爱游荡, 城东有春园**
- **游荡**:闲逛,游走于园林之间。
- **城东有春园**:如果喜欢游园赏春,城东有美丽的园林可赏。
**君若欲一醉, 时出赴宾筵**
- **一醉**:享受饮酒的乐趣。
- **宾筵**:宴请宾客的宴会。
**洛中多君子, 可以恣欢言**
- **洛中**:指洛阳,这里提到的“洛中”可能代表一个文化中心。
-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 **恣欢言**:自由地交谈,尽情享受友谊。
**君若欲高卧, 但自深掩关**
- **高卧**:指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 **掩关**:关闭门户,自我隔绝。
**亦无车马客, 造次到门前**
- **车马客**:来往的官宦或名流。
- **造次**:仓促,不从容。
**人生处一世, 其道难两全**
- **人生**:人生的道路。
- **难两全**:很难找到既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又能完全融入社会和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贱即苦冻馁, 贵则多忧患**
- **贱**:贫困或地位低下的人。
- **冻馁**:受冻挨饿。
- **贵**:地位高或富有的人。
- **忧患**:担忧和困扰。
**唯此中隐士, 致身吉且安**
- **中隐士**:采取“中隐”生活方式的人。
- **致身吉且安**:这种生活方式既吉利,又安逸。
**穷通与丰约, 正在四者间**
- **穷通**:贫穷或通达。
- **丰约**:丰富或简约。
- **四者间**:在这四种生活方式之间寻找平衡。
这首诗在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智慧思考和对“中隐”生活方式的认同。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既融入社会又保持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即在繁华与寂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问秋光》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问秋光》是一首深刻揭示隐居与仕途生活矛盾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种介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中隐”生活方式。这首诗不仅充满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还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下是逐句的赏析:
1.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诗句开篇便引出两种隐居的典型方式——大隐住在繁华的都市,小隐则遁入幽静的山林。这样的对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预示着接下来将探讨不同生活方式的利弊。
2.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通过对比,诗人指出山林虽静谧,但过于孤独和冷清;都市虽繁华,但喧嚣且忙碌。这反映了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外界诱惑之间的矛盾。
3.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诗人提出了“中隐”的概念,即在官场中保持一种超然的姿态,既不完全放弃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也不全然投入到世俗的忙碌之中。
4.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这种生活状态既像外在的行动,又像内在的静思,既不是无事可做,也不是过分忙碌,展现出一种平衡与和谐。
5.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在“中隐”生活中,既不需要过度劳累,也不用担心基本生活所需,这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6.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这样的生活无政务缠身,收入稳定,为“中隐”者提供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保障。
7.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诗人提供了一系列活动的选择,既满足了“中隐”者追求自然、爱好艺术的需求,也体现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8.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在享受社交生活的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道德操守和文化品位,体现了“中隐”者的人文精神。
9.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对于喜欢独处的“中隐”者,诗中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安排,展现了对个性差异的包容。
10.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最后,诗人总结人生选择的艰难,强调不同生活方式的平衡和选择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中隐”这一概念,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既拥有个人的自由与独立,又能在社会中维持一种积极的参与。这种生活的模式在古代乃至现代,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引导人们在追求理想生活时,寻找一种平衡点,兼顾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实现内心的和谐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