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 xīng
晨兴
jià shàng fēi wú shū yǎn yōng bù néng kàn |
架上非无书 眼慵不能看 |
xiá zhōng yì yǒu qín shǒu yōng bù néng dàn |
匣中亦有琴 手慵不能弹 |
yāo yōng bù néng dài tóu yōng bù néng guān |
腰慵不能带 头慵不能冠 |
wǔ hòu zì qíng qǐn wǔ shí suí shì cān |
午后恣情寝 午时随事餐 |
yī cān zhōng rì bǎo yī qǐn zhì yè ān |
一餐终日饱 一寝至夜安 |
jī hán yì xián shì kuàng nǎi bù jī hán |
饥寒亦闲事 况乃不饥寒 |
《晨兴》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晨兴》是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生活中的种种“慵懒”现象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生活中悠闲、随性的态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诗中每一句的解释:
1. **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书架上并非没有书,只是眼睛懒得看。这句话描绘了作者面对丰富书籍的状态,却缺乏阅读的欲望,隐含了对知识获取的某种被动或厌倦感。
2. **匣中亦有琴,手慵不能弹**:琴匣里也放着琴,只是手懒得去弹奏。这里反映了作者对音乐的爱好,但实际操作的欲望却因懒惰而减少,象征着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与实际行动之间的脱节。
3. **腰慵不能带,头慵不能冠**:腰懒得系带,头懒得戴帽。这两句继续描绘了身体上的懒惰行为,象征着一种对日常生活的疏离感,仿佛在刻意避免任何形式的约束或负担。
4. **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午后随意地睡了一觉,午时根据心情或事情的安排来用餐。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午后休息的享受和对饮食的随性态度,体现了对生活节奏的放慢和对自由的追求。
5. **一餐终日饱,一寝至夜安**:一顿饭就能满足整天的饥饿感,一觉睡到晚上才感觉安逸。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满足于简单的物质需求,追求内心宁静与安详的生活态度。
6. **饥寒亦闲事,况乃不饥寒**:饥饿和寒冷只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更何况我没有遭遇过饥寒。最后两句总结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乐观和满足,对更高的生活追求不甚在意,反映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晨兴》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晨兴》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懒散状态,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以及在简朴、无求的状态中寻求内心宁静和平和的追求。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现代人过度忙碌、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批判,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
### 意象与象征
1. **架上的书、匣中的琴、腰带与帽子**:这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物品,象征着潜在的才智与艺术追求,但主人公却因“眼慵不能看”和“手慵不能弹”而放弃,象征着对自我潜能的忽视和浪费。
2. **“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通过描述主人公选择在午后睡觉和随意用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放纵和不拘小节,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繁琐日常的逃避。
3. **“一餐终日饱”、“一寝至夜安”**:这样的描述暗示了主人公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在日常琐事中找到心灵的平静。
4. **“饥寒亦闲事”**: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在没有饥寒之忧的情况下,他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
### 主题与情感
- **对生活的反思**:诗人通过主人公的懒散状态,反思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过度追求物质和效率的倾向,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潜能开发的呼唤。
- **寻求内心宁静**:在物质条件已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主人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体现了对精神层面的重视和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 总结
《晨兴》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节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首诗在今天依然具有普遍的共鸣,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应忘记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追求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