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huǒ wán xuě
对火玩雪
jì yuán shān shuǐ hǎo lǎo yǐn zhī zhī jiǔ |
济源山水好 老尹知之久 |
cháng rì tīng rén yán jīn qiū rù wú shǒu |
常日听人言 今秋入吾手 |
kǒng shān dāo jiàn lì qìn shuǐ lóng shé zǒu |
孔山刀剑立 沁水龙蛇走 |
wēi dèng shàng xuán quán chéng wān zhuǎn fāng kǒu |
危磴上悬泉 澄湾转坊口 |
xū míng jiàn shēn dǐ jìng lǜ wú xiān gòu |
虚明见深底 净绿无纤垢 |
xiān zhào làng yōu yáng chén yīng fēng dǒu sǒu |
仙棹浪悠扬 尘缨风斗薮 |
yán hán sōng bǎi duǎn shí gǔ méi tái hòu |
岩寒松柏短 石古莓苔厚 |
jǐn zuò yīng gāo dī cuì píng zhāng zuǒ yòu |
锦坐缨高低 翠屏张左右 |
suī wú ān shí jì bù fá wén jǔ jiǔ |
虽无安石妓 不乏文举酒 |
tán xiào zhú shēn lái guǎn xián suí shì yǒu |
谈笑逐身来 管弦随事有 |
shí féng zhàng xī kè huò zhí chuí lún sǒu |
时逢杖锡客 或值垂纶叟 |
xiāng yǔ dàn wàng guī zì chén jiāng jí yǒu |
相与澹忘归 自辰将及酉 |
gōng mén yù fǎn jià xī lù yóu huí shǒu |
公门欲返驾 溪路犹回首 |
zǎo wǎn zhòng lái yóu xīn qī bà guān hòu |
早晚重来游 心期罢官后 |
《对火玩雪》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对火玩雪》描述的是济源的山水之美,展现了一幅诗人漫步于山水之间,享受自然风光,沉浸于谈笑风生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下面是逐段解释:
1. **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济源的山水之美,我早就有所耳闻,常听他人谈论。今秋,我终于亲自体验到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之美。
2.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孔山上的山石如刀剑般挺立,而沁水则如龙蛇般蜿蜒流淌,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灵动。
3. **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危险的石阶之上,泉水悬挂而下;清澈的湾流绕过村庄的入口,显示了水流的清澈和村庄的宁静。
4. **虚明见深底,净绿无纤垢**:阳光穿透水面,可以看见深邃的水底,水面一片清澈碧绿,没有任何污垢。
5. **仙棹浪悠扬,尘缨风斗薮**:仙人的船在波浪上悠然自得,尘世的烦恼在清风中被扫除,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生活。
6. **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岩石因寒气而显得格外坚硬,松柏因为生长环境的关系显得短小,石头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青苔,显示出这里自然环境的独特与古老。
7. **锦坐缨高低,翠屏张左右**:坐垫与坐具高低不一,如同多彩的织锦;周围的屏风翠绿欲滴,犹如自然的屏障。
8.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虽然没有晋代谢安石的妓女相伴,却也不缺乏东汉末年的文人雅集,用酒来助兴,体现了一种古风雅集的氛围。
9. **谈笑逐身来,管弦随事有**:谈笑风生,乐声随之而来,无论是与知己的交谈还是欣赏音乐,都充满了乐趣。
10. **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有时会遇到手持锡杖的行脚僧人,或是垂钓的老翁,都是诗人所遇的山水间的人物。
11. **相与澹忘归,自辰将及酉**:大家聚在一起,享受自然,忘却时间,从清晨一直玩到傍晚。
12. **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虽然需要回到官场,但仍恋恋不舍地回头望向溪边的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13. **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早晚有一天,我会再次来这里游玩,那时候希望是在卸下官职之后,能够更加自由地享受自然的美好。
《对火玩雪》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对火玩雪》是一首描绘济源山水美景的诗作,其内容富含诗情画意,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还融入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首描绘**:“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诗人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济源山水的喜爱和长时间的熟悉。这句不仅点明了诗的地点,也为后续的详细描绘奠定了基调。
2. **描绘济源山水的壮丽**:“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等句,以形象的比喻,如“刀剑立”、“龙蛇走”,生动地描绘了山石的陡峭和流水的灵动,营造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壮丽景观。
3. **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观**:“虚明见深底,净绿无纤垢,仙棹浪悠扬,尘缨风斗薮”等句,展示了济源山水的清澈透明和自然生态的纯净,以及水面上的船只随波荡漾的场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清风拂面的清凉与宁静。
4. **融入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谈笑逐身来,管弦随事有”等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生活的享受,并不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而是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5. **结语表达期待与情感**:“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游览济源山水的期待,以及对未来自由生活(“心期罢官后”)的憧憬,显示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不仅展现了济源山水的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