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ián xī

闲夕

作者:白居易 
hé kān rì shuāi bìng     fù cǐ shí yán yù
何堪日衰病   复此时炎燠
yàn duì sú bēi pán     juàn tīng fán sī zhú
厌对俗杯盘   倦听凡丝竹
téng chuáng pù wǎn xuě     jiǎo zhěn jié hán yù
藤床铺晚雪   角枕截寒玉
ān dé qīng shòu rén     xīn qiū yè tóng sù
安得清瘦人   新秋夜同宿
fēi jūn gù bù kě     hé xī wǎng gāo zhú
非君固不可   何夕枉高躅

《闲夕》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闲夕》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闲暇时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生活中的孤独与对知己的渴望。我们可以将诗逐句解释如下:

1. **何堪日衰病, 复此时炎燠**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日益衰老和疾病中难以承受的现状,再加上炎炎夏日的酷热,让他的心境更加沉重。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疾病的痛苦。

2. **厌对俗杯盘, 倦听凡丝竹** -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活动感到厌倦,不希望面对世俗的酒宴和普通的音乐。这里的“俗”和“凡”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

3. **藤床铺晚雪, 角枕截寒玉** -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他躺在一张藤制的床上,床面上似乎覆盖着晚上的雪花(这里可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指床上铺的材料给人以清凉或清净之感),使用的是角质的枕头,好像截断了寒冷的玉(可能是床的材料或是枕头的描述,给读者以寒冷、清静的感觉)。这种环境的描绘,暗示了作者对孤独、宁静生活的向往。

4. **安得清瘦人, 新秋夜同宿** - 这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个清瘦(既指身体的清瘦,也可能寓意心灵的纯净和脱俗)的人,在清新的秋夜中与他同宿,共享宁静的时光。这是对能够理解并分享自己心境的人的渴望。

5. **非君固不可, 何夕枉高躅** -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理想之友的明确要求,即这个人必须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人物,否则不会与之共度时光。这里“高躅”(高洁的行迹)进一步强调了对理想人物的高标准和期待。最后一句则是对为何不能在某一个晚上与这位理想的知音相遇的疑问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闲暇时光中的孤独感受和对理想之友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内心纯净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能理解他并共享这份宁静的知音的深切期待。

《闲夕》古诗词赏析:

《闲夕》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环境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环境描写**:诗的开篇描述了诗人面对的环境:“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烈日炎炎,再加上身体的衰弱,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随后的“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对于日常琐事的厌倦与疲惫,暗示了他寻求精神与肉体解脱的渴望。

2. **物象的象征意义**: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这些物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高洁。藤床与角枕的描述,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孤独与清冷之感。

3. **情感表达**:诗人直抒胸臆,“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他表达了对“清瘦人”的渴望,即希望与一个心境同样清静、追求精神高洁的朋友共度宁静的夜晚。这一表达流露出诗人对知音的渴求,以及对深刻心灵交流的向往。

4. **情感深化与升华**:最后两句“何夕枉高躅”表达了诗人对未遇见理想中朋友的惋惜和期待,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句话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相遇的期盼,展现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总之,《闲夕》通过环境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高洁生活与精神寄托的向往。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