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o dōng yóu wáng wū zì líng dōu dǐ yáng tái shàng fāng wàng tiān tán ǒu yín chéng zhāng jì … lǐ xiàng gōng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李相公
xiāng shān shí lóu yǐ tiān kāi cuì píng bì lì bō huán huí |
香山石楼倚天开 翠屏壁立波环回 |
huáng jú fán shí hào kè dào bì yún hé chù jiā rén lái |
黄菊繁时好客到 碧云合处佳人来 |
tuó yán yī xiào yāo táo zhàn qīng yín shù shēng hán yù āi |
酡颜一笑夭桃绽 清吟数声寒玉哀 |
xuān qí wēi chí zhào róng yǔ liú lián sān rì bù néng huí |
轩骑逶迟棹容与 留连三日不能回 |
bái tóu lǎo yǐn fǔ zhōng zuò zǎo yá cái tuì mù yá cuī |
白头老尹府中坐 早衙才退暮衙催 |
tíng qián jiē shàng hé suǒ yǒu lèi qiú chéng guàn àn chéng duī |
庭前阶上何所有 累囚成贯案成堆 |
qǐ wú chí táng zhǎng qiū cǎo yì yǒu sī zhú shēng chén āi |
岂无池塘长秋草 亦有丝竹生尘埃 |
jīn rì qīng guāng zuó yè yuè jìng wú rén lái quàn yī bēi |
今日清光昨夜月 竟无人来劝一杯 |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李相公》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白居易在早冬时节游历王屋山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心中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
1. **香山石楼倚天开,翠屏壁立波环回:** 描述了香山上的石楼,它似乎与天空相连,石楼的周围是翠绿的山屏和环绕其间的水波。这里的景色自然壮丽,给人以广阔的视觉享受。
2. **黄菊繁时好客到,碧云合处佳人来:** 当黄菊盛开的季节,欢迎着远方的贵客;碧蓝的云彩聚集的地方,佳人(美丽的女子)款款而来。这两句通过描绘季节与人物,营造了欢快和美好的氛围。
3. **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 “酡颜一笑”形容女子脸上红润的笑容,犹如盛开的夭桃;“清吟数声”则是诗人内心吟诵的声音,如同寒玉发出的哀婉之音。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人与自然、内心情感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共生。
4. **轩骑逶迟棹容与,留连三日不能回:** 诗人在山中乘马或驾船游玩,动作轻盈缓慢,流连忘返。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享受自然美景的状态,也隐含着对当时官场生活繁忙、缺少闲暇的感叹。
5. **白头老尹府中坐,早衙才退暮衙催:** “白头老尹”指作者白居易,他坐在官府中,早朝刚结束,晚朝的铃声就响起了。这句话表达了官场生活的忙碌和紧凑,与前文的闲适形成对比。
6. **庭前阶上何所有,累囚成贯案成堆:** 描述了官府内庭前阶上的景象,除了忙碌的官员,还有罪犯成串的囚犯和堆积如山的公文案卷。这反映了官场中的现实压力与复杂事务。
7. **岂无池塘长秋草,亦有丝竹生尘埃:** 虽然官府中可能有花园池塘,但是秋草生长,音乐乐器覆盖着尘埃,暗示了原本应该充满生机和艺术氛围的空间如今却充满了荒芜和沉默。
8. **今日清光昨夜月,竟无人来劝一杯:** 结尾两句表达了对当前官场的疏离感。即使是晴朗的夜晚,诗人也无人相伴,无人来分享一杯酒的温馨,表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官场孤独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人际关系及人生价值的反思。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李相公》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题为《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李相公》。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游历山水、抒发情感为主线,穿插了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展现了其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
### 题目赏析
标题“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李相公”简洁明了,透露出诗的主题——游历山水的过程,并以“偶吟成章”表明此诗是即兴之作,而非刻意创作。标题中“寄李相公”则表明了诗歌的受众,寄语之意,蕴含了对李相公的敬意与情感交流的期待。
### 诗句赏析
1. **首段描述香山石楼与自然风光**:“香山石楼倚天开, 翠屏壁立波环回。”这句诗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动态的描绘,将香山石楼比作与天空相接的翠绿屏障,周围波浪环回,营造出一种壮观而静谧的山水氛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叹。
2. **次段描述人与自然的和谐**:“黄菊繁时好客到, 碧云合处佳人来。”秋天的黄菊盛开,吸引着好客之人前来,碧云低垂之处,佳人亦随之而至。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在自然界的每一次游历,都是与美好相遇的过程。
3. **描绘与友人相聚的温馨**:“酡颜一笑夭桃绽, 清吟数声寒玉哀。”诗人以“酡颜一笑”描绘欢聚时的喜悦,仿佛盛开的桃花;“清吟数声寒玉哀”则展现了吟诵时的清幽与深情,如同寒玉般的清冷哀怨,寓情于景,生动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温馨与情感交流。
4. **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感慨**:“轩骑逶迟棹容与, 留连三日不能回。”这是诗人对与友人相聚时光的留恋,连用了“轩骑”、“棹容与”等词汇,展现了出游的悠然自得,却因时间的限制不得不离开。这种情感反映了对自然之美的眷恋与对官场日常的厌倦。
5. **对官场生活的反思**:“白头老尹府中坐, 早衙才退暮衙催, 庭前阶上何所有, 累囚成贯案成堆。”这四句诗中,诗人用白头老尹的形象自喻,直面官场的忙碌与压力,官府门前是堆积如山的囚犯与文书,流露出对官场繁琐事务的无奈与批判。
6. **结尾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反思**:“岂无池塘长秋草, 亦有丝竹生尘埃, 今日清光昨夜月, 竟无人来劝一杯。”池塘中虽长满了秋草,丝竹声中也布满了尘埃,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仍怀有对清光明月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然而,没有人在这样的美景中与他共享一杯,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孤独与无奈。
### 总结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其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无奈。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深思,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