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āng shí bā yuán wài yǐ xīn shī èr shí wǔ shǒu jiàn jì jùn lóu yuè xià yín wán … jì wēi zhī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

作者:白居易 
jūn wèn xī zhōu chéng xià shì     zuì zhōng dié zhǐ wèi jūn shū
君问西州城下事   醉中叠纸为君书
qiàn kōng shí miàn biāo luó chà     yā nà cháo tóu dí zi xū
嵌空石面标罗刹   压捺潮头敌子胥
shén guǐ céng biān yóu bù dòng     bō tāo suī dǎ yù hé rú
神鬼曾鞭犹不动   波涛虽打欲何如
shuí zhī tài shǒu xīn xiāng sì     dǐ zhì jiān wán liǎng yǒu yú
谁知太守心相似   抵滞坚顽两有馀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古诗词释义:

### 解释: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张十八员外的回信,同时也涉及到对友人韩愈(字退之,字微之)的思念,诗中借西州城下的地理景象表达诗人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深情。

#### 1."君问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
- **解释**:友人询问西州城下的情况,诗人醉酒之际,用心折叠纸张,为友人写下这封信。这里的“醉”不仅是指饮酒的状态,也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可能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西州城事的感慨。

#### 2."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
- **解释**:西州城下,悬崖峭壁之上,有着犹如罗刹(鬼怪)脸面的嵌空石,巨大海潮冲击,就像在挑战伍子胥(中国古代忠臣,因助吴国战胜楚国而被吴王害死)的勇猛与坚韧。此处描绘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屈。

#### 3."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
- **解释**:即便是鬼神鞭打也无法动摇的巨石,即使波涛冲击,又能怎样呢?诗人用这种自然界中的永恒力量来表达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无畏。

#### 4."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馀"
- **解释**:又有谁知道我这太守的心境与这自然界的巨石何其相似呢?我既抵拒,又顽固,两者皆有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仍有坚守和坚持,对于不公和压迫,既有反抗,又有着强硬的态度。

###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述西州城下自然景象,借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自己的坚韧品格。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身立场和态度的反思,展现出诗人既深情又坚韧的人生态度。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古诗词赏析: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在表达对友人张十八员外的赞赏和思念的同时,也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的主题与情感

诗的标题即揭示了主题,诗人通过回信的形式,回应了张十八员外寄来的诗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诗中,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与怀念,更通过描绘特定的自然景象,象征性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性格与品质的赞赏。诗中的“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等细节,展现了一种深厚而真挚的友谊。

### 诗的结构与艺术手法

1. **比喻与象征**:诗中以“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这一句为例,使用了“罗刹”和“子胥”这两个神话和历史人物作为象征,分别代表着自然界的险恶与人类的斗争,通过与“嵌空石面”和“压捺潮头”的场景相结合,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张十八员外坚韧不拔、勇于斗争的品质。

2.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海潮与岩石的互动,展现出自然界的力量与美,同时也映射出张十八员外与自己坚定的内心世界。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既增加了诗的意境美,也深化了主题表达。

3. **对话与回应**:诗中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诗人像是在与友人直接交谈,分享着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这种形式不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体现了诗人真诚、开放的个性。

### 总结

白居易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回信,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它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友情的独到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我心灵的丰富和坚韧。诗中的艺术手法多样,情感真挚,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