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wēi zhī
酬微之
qín chéng nán shěng qīng qiū yè jiāng jùn dōng lóu míng yuè shí |
秦城南省清秋夜 江郡东楼明月时 |
qù wǒ sān qiān liù bǎi lǐ dé jūn èr shí wǔ piān shī |
去我三千六百里 得君二十五篇诗 |
yáng chūn qǔ diào gāo nán hé dàn shuǐ jiāo qíng lǎo shǐ zhī |
阳春曲调高难和 淡水交情老始知 |
zuò dào tiān míng yín wèi zú zhòng fēng zhuǎn jì yǔ wēi zhī |
坐到天明吟未足 重封转寄与微之 |
《酬微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酬微之》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给好友的回信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白居易与好友之间深厚而纯真的友情,以及在艺术上的相互欣赏与启发。以下是逐段解释:
1. **秦城南省清秋夜, 江郡东楼明月时**:这一句描述的是诗人白居易与好友(文中称为“微之”,可能是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分别处在不同地方的时间与环境。秦城南省是指在秦城(可能指的是长安)的中央官署中,时间是在秋季的夜晚;而江郡东楼则是指在江边某个郡的东面楼上,时间是在明亮的月夜。这显示了两人虽身处异地,但都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了秋夜与月光的美。
2. **去我三千六百里, 得君二十五篇诗**:此句讲述的是两人相距的距离之远。三千六百里,相当于大约1800公里,这在古代陆路交通不便的背景下,显得极为遥远。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白居易收到好友微之寄来的二十五篇诗集的喜悦之情,这些诗集跨越了遥远的距离,传达了朋友的深厚情感。
3. **阳春曲调高难和, 淡水交情老始知**:这句诗意在表达友情的珍贵。阳春曲调高,指的是优美的乐曲或高雅的艺术作品,难以与之相应和,寓意即使是在艺术上最为赏识的朋友,也难以完全表达自己的情感。淡水交情,意为纯净、真挚的友情,只有在岁月的沉淀后才能深刻理解。白居易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与微之间友情的珍惜和对其诗集艺术价值的赞赏。
4. **坐到天明吟未足, 重封转寄与微之**:这句描述的是白居易在读完好友的诗后,长时间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直到天明仍然沉浸于诗歌的韵味之中。为了表达自己对诗集的珍视和对好友的感激,白居易将诗集重新封好,准备再次转寄给微之。这不仅是对好友诗作的尊重,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白居易与好友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在艺术上的共鸣,表达了对友情和艺术的崇高敬意。
《酬微之》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酬微之》是一首深具情感和哲思的酬答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标题含义
“酬微之”中的“微之”是白居易的好友元稹的字。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在收到元稹的二十五篇诗作后,以这首诗作为答谢,表达对朋友诗才的赞赏和对友谊的珍视。
### 诗句解读
1. **首句“秦城南省清秋夜”**:“秦城”指长安,“南省”可能指的是长安城中的一部分,如东宫或南宫,这里以“清秋夜”描绘出一个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基调。
2. **“江郡东楼明月时”**:此句描述了诗人所处的江南地区,晚上的东楼被明月照亮,与上一句形成时空上的呼应,也暗示了诗人与元稹虽然相隔千里,但友谊如同明月般跨越了地域界限。
3. **“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这两句点明了与友人相隔的距离(3600里,即300公里左右)和友人寄来的诗篇数量,既表达了对空间距离的无奈,也彰显了收到友人诗作时的喜悦与感动。
4. **“阳春曲调高难和”**:借用《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中的“阳春曲,高难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认为友人的诗作如阳春之曲,曲高和寡,难以轻易回应,暗含对友人才华的钦佩。
5. **“淡水交情老始知”**:此句表达了友谊的真谛在于时间的考验,只有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才能深刻理解“淡如水”的友谊之珍贵,即真正的友谊不在于表面的热烈,而在于长久的陪伴与理解。
6. **“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诗人在夜晚坐到天明,仍沉浸在友人诗作的吟诵之中,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深深喜爱与尊敬。为了使这份情感更加长久,诗人决定将这份感动重新封好,寄给元稹,延续这份友谊的纽带。
### 总结
这首《酬微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与好友间跨越时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由衷赞美和珍视。它不仅是一首友人之间情感交流的诗作,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