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hè xiāo xīng dēng qián ǒu zuò
祭社宵兴灯前偶作
kě lián fēng jǐng zhè dōng xī xiān shù yú háng cì huì jī |
可怜风景浙东西 先数馀杭次会稽 |
yǔ miào wèi shèng tiān zhú sì qián hú bù xiàn ruò yé xī |
禹庙未胜天竺寺 钱湖不羡若耶溪 |
bǎi chén yě hè chūn máo nuǎn pāi shuǐ shā ōu shī chì dī |
摆尘野鹤春毛暖 拍水沙鸥湿翅低 |
gèng duì xuě lóu jūn ài fǒu hóng lán bì zhòu diǎn yín ní |
更对雪楼君爱否 红栏碧甃点银泥 |
《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祭社宵兴灯前偶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即兴之作,描绘了他对浙东西各地美丽景色的喜爱与赞赏。下面逐段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可怜风景浙东西, 先数馀杭次会稽,**:
-"可怜风景浙东西":表达了诗人对浙江东西部景色的深情赞美,"可怜"在这里并非哀怜之意,而是珍贵、美好的意思。
-"先数馀杭次会稽":诗人认为在这众多的美景中,首先欣赏的是杭州(馀杭)的景色,随后是会稽(绍兴)。
2. **禹庙未胜天竺寺, 钱湖不羡若耶溪,**:
-"禹庙未胜天竺寺":诗人认为杭州的天竺寺(佛教寺庙)的景色与风光超过了禹庙,禹庙与天竺寺都是杭州著名的景点。
-"钱湖不羡若耶溪":钱湖指的就是杭州的西湖(别名),诗人认为西湖的景色不逊色于若耶溪,若耶溪是古代越地(今浙江绍兴)的一处名胜。
3. **摆尘野鹤春毛暖, 拍水沙鸥湿翅低,**:
-"摆尘野鹤春毛暖":描绘了春天里野鹤(在古代诗文中常指隐居的高士或闲适的隐士)羽毛在尘土中温暖的情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拍水沙鸥湿翅低":描绘了沙鸥在水中轻轻拍打翅膀,翅膀被打湿、微微低垂的场景,呈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美丽。
4. **更对雪楼君爱否, 红栏碧甃点银泥,**:
-"更对雪楼君爱否":雪楼可能指的是诗人想象中的某座楼阁,这句诗是诗人向读者或想象中的对象询问,对这幅雪楼下的美景是否也感到喜爱。
-"红栏碧甃点银泥":描绘了楼阁周围红栏杆和碧色的石砌(甃)墙,在银白色的灯光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闲适、宁静心境的追求。
《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祭社宵兴灯前偶作》是一首描绘春天江南风光的诗歌,通过对浙东西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馀杭次会稽”便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浙东和浙西美景的喜爱,直接点明了所写对象的地域范围。接着,通过“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两句,将历史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这些地方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自然景观,其中“禹庙”与“天竺寺”代表了人文景观的庄严与神圣,“钱湖”与“若耶溪”则象征着自然景观的宁静与秀美。
接下来的“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野鹤在春光中悠然自得,羽毛温暖,沙鸥在湖面上低飞,拍打水面,翅羽湿润,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赏和向往。
最后,“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则通过想象中的雪楼(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建筑或者景致),用“红栏碧甃点银泥”这样的描绘,不仅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特色,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浙江东西部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春天生机盎然的生动展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闲适、愉悦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