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ì gǎn

自感

作者:白居易 
shī wèi tíng qián xuě     fēi yīn hǎi shàng fēng
失为庭前雪   飞因海上风
jiǔ xiāo yīng de lǚ     sān yè bù guī lóng
九霄应得侣   三夜不归笼
shēng duàn bì yún wài     yǐng chén míng yuè zhōng
声断碧云外   影沉明月中
jùn zhāi cóng cǐ hòu     shuí bàn bái tóu wēng
郡斋从此后   谁伴白头翁

《自感》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自感》表达的是诗人在晚年对生命、孤独和岁月流逝的深沉思考。

1. **失为庭前雪,飞因海上风**:诗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失为庭前雪"意味着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或荣耀,就像雪花在庭院前飘落,美丽却短暂。"飞因海上风"则是比喻命运的无常,如同海上风势强弱,决定了雪花的飘飞方向,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和变化。

2. **九霄应得侣,三夜不归笼**:"九霄"象征着极高的地位或理想境界,"应得侣"表示在那个高度或境界中,诗人应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伴侣。"三夜不归笼"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暗示了他对于摆脱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或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3. **声断碧云外,影沉明月中**:"声断碧云外"描绘了诗人声音在广阔的天空中回荡,却最终消失在碧云之间,寓意着生命的旋律虽曾辉煌,最终也归于寂静,留下的是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影沉明月中"则是比喻诗人的形象或影响在明亮的月光中渐渐隐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

4. **郡斋从此后,谁伴白头翁**:"郡斋"是官署中的书房,"白头翁"则是诗人自指,意为自己已步入老年。整句意味着在今后的日子里,诗人将独自面对岁月,寻找不到与他同行的伴侣,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和对青春时光流逝的深深哀叹。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岁月和孤独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青春不再、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

《自感》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自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自感”**: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诗人对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通过“自感”二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深入挖掘和反思。

2. **首联“失为庭前雪,飞因海上风”**:诗人将自己比作被风吹走的雪,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漂泊无依,失去方向与归属感的状态。雪的“失”和“飞”,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3. **颔联“九霄应得侣,三夜不归笼”**: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自由的渴望。九霄之上的鸟儿找到了伴侣,自由地飞翔,而诗人却在三夜中未能回归自己的“笼”,这里的“笼”暗喻了现实中的束缚与约束,可能是官场的羁绊、命运的限制或是个人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4. **颈联“声断碧云外,影沉明月中”**:用“断”和“沉”描绘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自由的过程中,似乎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如同声音在碧云之外消失,影子在明月之下沉入。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感受,也暗示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与痛苦。

5. **尾联“郡斋从此后,谁伴白头翁”**:诗人自问,在未来的岁月里,当自己白发苍苍之时,还有谁能够陪伴左右。这一问,不仅仅是对老年孤独的预感,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迷茫和对知音难遇的深深感慨。通过这一联,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终将逝去、无人能懂的深深无奈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孤独与困惑。白居易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寻求自我、理解生命意义的诗人形象,引人深思。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