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zhōu xié lǜ
酬周协律
běi yuàn rén xī dào dōng chuāng shì zuì piān |
北院人稀到 东窗事最偏 |
zhú yān xíng zào shàng shí bì wò fáng qián |
竹烟行灶上 石壁卧房前 |
xìng zhuō shēn duō xiá xīn yōng shì shǎo yuán |
性拙身多暇 心慵事少缘 |
hái rú bìng jū shì wéi zhì yī chuáng mián |
还如病居士 唯置一床眠 |
《酬周协律》古诗词释义:
《酬周协律》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清雅、质朴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北院的生活状态,表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下面逐段解释诗意:
1. **北院人稀到,东窗事最偏,竹烟行灶上,石壁卧房前**:诗的开篇便描绘了环境的清静与独处的状态。北院人迹罕至,东窗边的事务是最为私密、个人化的。灶上缭绕的竹烟,石壁前静卧的房间,都显得格外宁静与幽雅,暗示了诗人生活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下。
2. **性拙身多暇,心慵事少缘**:诗人提到自己性情拙朴,因此平日里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心性懒散,对于事物的追求少有缘由,这表明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生活节奏悠闲自在,没有太多世俗的牵绊。
3. **还如病居士,唯置一床眠**:最后两句将自己比作“病居士”,即身体虽病但心灵宁静的僧侣。诗中说除了一个床榻外,几乎没有其他多余的事物,寓意诗人生活的简单与纯粹,只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精神上的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北院的环境、个人的性情和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白居易以简练的笔法,将这种淡泊名利、闲适自得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酬周协律》古诗词赏析:
《酬周协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通过对居所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自我内心状态的一种隐逸和淡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北院人稀到”,描绘了居所的位置较为偏僻,人迹罕至,环境幽静,为接下来的描述营造了一个远离尘嚣的背景。
“东窗事最偏”,进一步说明了居所的隐秘性,一个“偏”字,既体现了地理位置的偏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特立独行。
接着,“竹烟行灶上,石壁卧房前”,将视线转向具体环境的描绘。竹烟,比喻炊烟从竹林中升起,充满了自然的气息;石壁,则象征着坚实、自然的元素,与“卧房前”的“卧”字相呼应,暗示了诗人在此处的宁静和放松状态。
“性拙身多暇,心慵事少缘”,诗人在描述自己时,使用了“性拙”、“心慵”这样的字眼,形象地表达了其性格上的特点和生活态度,即性情较为朴实、不求功名利禄,内心的慵懒与对外界事物的淡泊,都体现了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活哲学。
最后,“还如病居士,唯置一床眠”,以“病居士”自比,暗含着一种病后的静养状态,强调了生活状态的简单与纯粹,与上文的“性拙”、“心慵”相呼应,最终将整个诗歌的意境推向了一种淡然超脱的境界。
总的来说,《酬周协律》通过具体生动的场景描绘和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自然、内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