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í lè shì cí (《 yuè fǔ shī 》 zuò 《 jí shì lè 》)

急乐世辞(《乐府诗》作《急世乐》)

作者:白居易 
píng pù yī hé jǐn yán kāi     lián jī sān shēng huà gǔ cuī
平铺一合锦筵开   连击三声画鼓催
hóng là zhú yí táo yè qǐ     zǐ luó shān dòng zhè zhī lái
红蜡烛移桃叶起   紫罗衫动柘枝来
dài chuí diàn kuà huā yāo zhòng     mào zhuǎn jīn líng xuě miàn huí
带垂钿胯花腰重   帽转金铃雪面回
kàn jí qū zhōng liú bú zhù     yún piāo yǔ sòng xiàng yáng tái
看即曲终留不住   云飘雨送向阳台

《急乐世辞(《乐府诗》作《急世乐》)》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急世乐》描绘了一场盛大、热闹的宴席场景,通过一系列的描绘,展现了当时贵族社会的奢华与欢乐。下面,我将逐句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1. **平铺一合锦筵开, 连击三声画鼓催,**
这两句描绘了宴席的开场,场地铺开了一整块精美的锦布,作为宴席的背景。接着,连击三次画鼓的声音响起,作为宴会开始的信号,预示着欢庆的气氛即将展开。

2. **红蜡烛移桃叶起, 紫罗衫动柘枝来,**
这两句描绘了宴席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红烛点亮,照亮了桃叶起舞的身影,这位舞者可能是在宴会上表演舞蹈。接着,穿着紫色罗衫的人开始跳柘枝舞,这是一种当时流行的舞蹈,形象地展示了舞者的身姿和动作。

3. **带垂钿胯花腰重, 帽转金铃雪面回,**
这两句描述了宴会上人物的装扮和动作。腰带垂下,上面镶嵌着钿(装饰品),舞动时显得格外华美。帽檐上转动着金铃,如同雪花在回旋,形象地描绘了帽子随舞者转身时的动态效果,以及其装饰的华丽。

4. **看即曲终留不住, 云飘雨送向阳台,**
最后两句以动态画面结束全诗。随着乐曲的结束,无论舞者多么留恋,都无法停留,仿佛被云彩和雨水一同引导,想象中走向了阳台,可能是隐喻宴后的情景或美好的想象。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场景,还表达了宴会后人物意犹未尽、如梦如幻的感受,增添了一层梦幻色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画面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宴会上的热烈气氛和人物的服饰、动作,展现了唐代贵族社会的奢华与欢乐。

《急乐世辞(《乐府诗》作《急世乐》)》古诗词赏析:

《急乐世辞》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奢华盛大的宴席场景,既展现了古代宴会的热闹与繁华,也蕴含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

### 题解

诗题“急乐世辞”可以理解为在急速流逝的时间里追求极致之乐的话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时间的感慨。《急乐世辞》也被收录于《乐府诗》,这说明它还被赋予了民间艺术和音乐的元素,通过乐府这种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音乐文化。

### 诗句解析

1. **平铺一合锦筵开, 连击三声画鼓催**
描述宴会的隆重和热闹,锦筵铺开,象征着宴席的奢华,连击三声画鼓,既是宴会开始的信号,也增加了气氛的热烈。

2. **红蜡烛移桃叶起, 紫罗衫动柘枝来**
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中的舞蹈场景,红蜡烛移动照亮舞者,桃叶起舞,紫罗衫动,柘枝舞即唐代流行的舞蹈之一,充满活力和色彩。

3. **带垂钿胯花腰重, 帽转金铃雪面回**
描述了宴会参与者装饰华丽的细节,腰带垂坠,钿花装饰,帽子转动,金铃发出悦耳的声音,表现了服饰的精致和人物的动态美。

4. **看即曲终留不住, 云飘雨送向阳台**
最后两句由宴会的热烈转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曲终人散,宴席结束,暗示了人生中的盛况总是短暂的,如同云飘雨过,最终归于平静与虚无的阳台,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 总体赏析

《急乐世辞》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宴会的繁华与奢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如梦的沉思。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乐府艺术的魅力,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反思。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