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máo chéng yì

茅城驿

作者:白居易 
bié yè yǒng chéng běi     pāo lái èr shí chūn
别业埇城北   抛来二十春
gǎi yí xīn jìng lù     biàn huàn jiù cūn lín
改移新径路   变换旧村邻
yǒu shuì tián chóu báo     wú guān dì zhí pín
有税田畴薄   无官弟侄贫
tián yuán hé yòng wèn     qiáng bàn shǔ tā rén
田园何用问   强半属他人

《茅城驿》古诗词释义:

《茅城驿》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于当前处境的感慨。让我们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别业埇城北,抛来二十春** -"别业"指的是远离官场,远离尘嚣的个人庄园或别墅。"埇城北"是指某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北"通常意味着比较偏远或者远离城市的区域。"抛来二十春"中的"抛"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放弃官场生活,来到这里度过二十个春日,意味着诗人主动选择远离官场,远离尘嚣,过上一种闲适的生活。

2. **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 -"改移新径路"描述的是诗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有了改变,可能是指他们居住环境的改变,或者是内心状态的转变,开始寻找新的道路和生活轨迹。"变换旧村邻"则反映出与过去熟悉的邻里关系的改变,意味着诗人不再与以前的乡邻密切交往,而是适应了新的社交环境。

3. **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 -"税田"指的是需要缴纳税收的农田,"田畴薄"暗示了这些农田的产量不高,可能是因为土地贫瘠或者管理不善。"无官"可能是指没有官职,"弟侄贫"则是指诗人的弟弟和侄子生活贫困。这两句话综合起来,表达了诗人生活条件的改变,可能是因为不再有官位的保障,收入减少,家庭成员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

4. **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 -"田园"在这里泛指诗人的个人财产或生活空间。"何用问"表明诗人对于田园的归属感已经减弱,不再像过去那样关心它的状况。"强半属他人"说明大部分的田园或者财产已经被他人拥有或者控制,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状况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与当前处境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状况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茅城驿》古诗词赏析:

《茅城驿》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这首诗,白居易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失去家园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别业埇城北,抛来二十春”**,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与故宅的分离,时间跨度之长(二十春,即二十年)暗示了主人公在此期间的漂泊与离散。这里既有对往昔岁月的回顾,也有对当下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变化。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迁徙,新的路径和邻居代表了生活的新生,但同时也意味着过去的消逝。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也意味着人际关系的重构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这两句直接点明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体的贫困。税重田薄,显示了社会经济压力之大,不仅农民承受着重税,连无官的家族成员也因贫困而受苦。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分化严重,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现实。

**“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最后一句将主题升华,田园本是个人的财产与精神寄托,但在强权或时代变迁下,这些土地和家园却成了他人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感慨,更蕴含了对个人命运无常、对社会不公的深切批判。

综上所述,《茅城驿》通过白居易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与痛苦,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个人命运的画卷,也是对唐代社会现实的一种真实反映,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