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xià yù jū
洛下寓居
xiàng gōng xīn qiè xiàng cái shū huái shàng xiū guān luò xià jū |
向公心切向财疏 淮上休官洛下居 |
sān jùn zhèng néng cóng dú bù shí nián shēng jì fù hé rú |
三郡政能从独步 十年生计复何如 |
shǐ jūn tān shàng jiǔ fēn shǒu bié jià dù tóu xiān dé shū |
使君滩上久分手 别驾渡头先得书 |
qiě xǐ píng ān yòu xiāng jiàn qí yú wài shì jǐn kōng xū |
且喜平安又相见 其馀外事尽空虚 |
《洛下寓居》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洛下寓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的个人生活与政治观念的融合与反思。以下是逐段解释:
**向公心切向财疏,淮上休官洛下居,**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权力(公)的渴望远胜于对财富的追求。"向公心切"意味着对公事的热心和对政治权力的追求,"向财疏"则意味着对财富的不重视。在"淮上休官洛下居"中,诗人提到他在淮州为官之后卸任,选择了移居至洛阳。这表明了他愿意离开权力中心,选择另一种生活,可能是因为对权力的满足感与他内心的价值观有所冲突,或者寻求了与官场不同的生活方式。
**三郡政能从独步,十年生计复何如,**
"三郡政能从独步"是说他在三个地方担任官职时,政治能力得到了高度认可,独自走在了前列。这显示了他在政治领域的杰出才能和影响力。"十年生计复何如"则反映了诗人对这十年间个人生活状况的反思,以及对这段时间政治生涯的总结。这个问题可能暗示了他在政绩与生活平衡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过去十年生活和工作满意度的自我审视。
**使君滩上久分手,别驾渡头先得书,**
这两句涉及到与友人的分别与重逢。"使君滩上久分手"描绘了与某位官员(可能是指他的上级或同事)在某河边的告别,两人已经分别了许久。"别驾渡头先得书"则是说在别驾(另一官员职位)的渡口,诗人先收到了对方的书信,表明了与友人保持了良好的联系。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便身处不同的地方和官职,也能保持相互之间的联系。
**且喜平安又相见,其余外事尽空虚,**
"且喜平安又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再次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平安意味着双方都没有遭遇不幸,这是一个令人心安的消息。"其余外事尽空虚"则是对过去岁月的感慨,暗示除了与友人的相见,其他外在事物(可能包括政治生涯、个人生活等)都已经显得空洞无物,没有了从前的重要性。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反思,以及在经历了政治生涯后对简单人情的珍视。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个人价值观的转变和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洛下寓居》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洛下寓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过往仕途经历的回顾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向公心切向财疏**:“向公心切向财疏”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权力和公义的追求超越了对财富的渴望。这反映了白居易在仕途上的态度,他更注重为公众谋利益,而不是单纯追求个人的财富积累。
2. **淮上休官洛下居**:“淮上休官洛下居”意味着诗人曾在淮上结束官职,选择迁居洛阳。这里不仅提到了地理的迁移,也暗含了对仕途生涯结束的感慨,以及对新生活开始的期待。
3. **三郡政能从独步**:“三郡政能从独步”赞扬了诗人在三郡为官期间的政绩,表现出他的才能和影响力。这里的“独步”强调了他在政治领域中的独特地位和成就。
4. **十年生计复何如**:“十年生计复何如”回顾了过去十年的生涯,提出了对这十年来生活和职业选择的反思。这种反问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过往选择的思考,可能包含了对得失的反思。
5. **使君滩上久分手,别驾渡头先得书**:“使君滩上久分手,别驾渡头先得书”描述了与友人的分别与相聚。这里的“分手”和“得书”分别象征着离别和信息的传递,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6. **且喜平安又相见,其余外事尽空虚**:“且喜平安又相见”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喜悦,尤其是与朋友的相聚,强调了“平安”这一主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视。而“其余外事尽空虚”则表达了对其他事物的淡化和超脱,显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简单、真实的追求。
整首诗以回忆和反思为主线,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权力、财富、友谊、和平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得失的理性审视,展现了其独特的文人情怀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