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chéng dōng huā xià zuò
洛城东花下作
xián yóu hé bì duō tú lǚ xiāng quàn shí shí jǔ yī bēi |
闲游何必多徒侣 相劝时时举一杯 |
bó wàng yuàn zhōng wú zhí yì jiàn chūn mén wài zú chí tái |
博望苑中无职役 建春门外足池台 |
lǜ yóu jiǎn yè pú xīn zhǎng hóng là nián zhī xìng yù kāi |
绿油剪叶蒲新长 红蜡黏枝杏欲开 |
bái mǎ zhū yī liǎng gōng xiāng kě lián tiān qì chū chéng lái |
白马朱衣两宫相 可怜天气出城来 |
《洛城东花下作》古诗词释义:
《洛城东花下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逐段解释其含义:
**首联:闲游何必多徒侣,相劝时时举一杯**
首句“闲游何必多徒侣”,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态,他认为闲游并不一定要有众多的伴侣同行,体现了一种独立、自在的游赏情趣。接下来的“相劝时时举一杯”,则说明在这样自由的游赏中,诗人还时常与身边的朋友们举杯畅饮,享受轻松愉悦的时光。
**颔联:博望苑中无职役,建春门外足池台**
颔联“博望苑中无职役,建春门外足池台”中,“博望苑”与“建春门外”都是指洛阳城内的园林景观,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所在之地远离官场事务,充满自然美景和休闲娱乐的环境。无职役意味着诗人可以完全放松,无政务之忧,足池台则暗示了水景丰富,园林精致。
**颈联: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黏枝杏欲开**
颈联“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黏枝杏欲开”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绿油剪叶蒲新长,写出了芦苇等水生植物在春日里长势旺盛,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生机。红蜡黏枝杏欲开,描绘了红蜡状的花朵粘附在枝条上,预示着杏花即将绽放,整个画面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尾联:白马朱衣两宫相,可怜天气出城来**
尾联“白马朱衣两宫相,可怜天气出城来”以景结情。白马朱衣两宫相,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在城内外或不同的园林间游赏,遇见了不同的风景和情境,或者是指城市内外景色的对比,诗人喜爱这种从城内到城外,从官宦之气到自然之美的转变。可怜天气出城来,则可能是诗人对天气之美的感慨,认为即使是天气本身,也愿意从城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展现出大自然的自由与美丽。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隐含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独自或与友人在洛阳城东花下的闲游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城市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思考。
《洛城东花下作》古诗词赏析:
《洛城东花下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闲游何必多徒侣, 相劝时时举一杯。” 这两句开篇点明了主题,即在闲暇时游赏不必带着很多伙伴,一杯酒足以自娱自乐。表现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个性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简朴理解。
2. **颔联**:“博望苑中无职役, 建春门外足池台。” 这里提到了两个地方——博望苑和建春门外,分别描绘了没有政务缠身的闲适和丰富的自然景致。这表明诗人在远离官场的闲暇时光里,更加专注于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享受着自由和宁静带来的快乐。
3. **颈联**:“绿油剪叶蒲新长, 红蜡黏枝杏欲开。” 这两句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新长的蒲叶和即将绽放的杏花,都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这些具体的自然景象,诗人表达出对生命复苏的喜悦和对美好季节的赞美。
4. **尾联**:“白马朱衣两宫相, 可怜天气出城来。” 这里的“白马朱衣两宫相”可能是指诗人所到之处的景物与皇家的装饰相映成趣,而“可怜天气出城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甚至有将城市中难得的美景移入城内的感觉。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赏,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中难得的静谧时光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洛城东赏花时的闲适生活状态,通过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