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á liú hé zhōu yǔ xī
答刘和州禹锡
niǎo qī yú bù dòng yuè zhào yè jiāng shēn |
鸟栖鱼不动 月照夜江深 |
shēn wài dōu wú shì zhōu zhōng zhǐ yǒu qín |
身外都无事 舟中只有琴 |
qī xián wèi yì yǒu liǎng ěr shì zhī yīn |
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 |
xīn jìng jí shēng dàn qí jiān wú gǔ jīn |
心静即声淡 其间无古今 |
《答刘和州禹锡》古诗词释义:
《答刘和州禹锡》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度感悟,通过描述宁静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心境平和的生活态度。下面对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1.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这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鸟儿已经栖息,鱼儿在水中静止不动,月光洒在深邃的江面上。这里通过鸟儿和鱼儿的静止,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深邃。
2.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状态。意思是说,他关注的只是眼前的事物,身外之物似乎都与他无关。在这样宁静的夜晚,他的陪伴只有手中的琴。
3.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七弦”指的是琴的弦数,这里是将琴当作益友,表示琴声能陪伴他度过孤独的时光。而“两耳是知音”则表明,他从琴声中听到了理解与共鸣,音乐仿佛在回应他的心灵。
4.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心境。意思是说,当心灵平静时,外界的声音(包括音乐)也会显得更为淡然。这种状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心中既无往昔的回忆,也无未来的忧虑,只有当下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景象和对音乐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超脱尘世的超然生活态度。
《答刘和州禹锡》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答刘和州禹锡》通过静谧的自然景象和内省的心灵探索,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自然与内心的和谐**:“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月光洒在静谧的江面上,鱼儿在水中无声地游动,鸟儿也归巢休息。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强调了自然界与心灵的共鸣。
2. **简朴生活与精神追求**:“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说明诗人的生活简单而淡泊,他在舟中弹琴,享受与自然和内心的对话。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漠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3. **音乐的治愈与知音的价值**:“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表达音乐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是精神上的朋友和心灵的知音。音乐不仅能够净化心灵,还能建立起与他人、与自然的深层连接,体现了音乐在人文关怀中的独特价值。
4. **心境与外界的统一**:“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强调了心境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当心灵宁静时,外界的声响也变得柔和淡泊,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的起伏都变得无关紧要。这种境界体现了禅宗思想中“心物一如”的哲学观念,强调了个体与宇宙的和谐共存。
综上所述,《答刘和州禹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对精神和谐的向往,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风格,体现了白居易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