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ù shān

故衫

作者:白居易 
cháng ài xī tíng miàn běi lín     gōng sī chén shì bù néng qīn
常爱西亭面北林   公私尘事不能侵
gòng xián zuò bàn wú rú hè     yǔ lǎo xiāng yí zhǐ yǒu qín
共闲作伴无如鹤   与老相宜只有琴
mò qiǎn shì fēi fèn zuò jiè     xū jiào lì yǐn hé wèi xīn
莫遣是非分作界   须教吏隐合为心
kě lián cǐ dào rén jiē jiàn     dàn yào xiū xíng gōng yòng shēn
可怜此道人皆见   但要修行功用深

《故衫》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故衫》从多个角度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及当下心境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首联**:“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

诗人常常喜爱西亭对着北林的位置,那里远离了公私事务的干扰,是一种超脱世俗尘嚣的境地。与之相伴的,除了闲适的自然环境外,诗人似乎与一只鹤相伴随,鹤在古代常常象征着高洁、脱俗。同样,琴作为乐器,自古以来便是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与鹤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闲逸生活。

**颔联**:“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

此处“莫遣是非分作界”表达的是诗人反对让是非之辨影响自己的心灵,他认为应该摆脱世俗的是非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须教吏隐合为心”则是强调了“吏隐”(官吏隐居)的生活方式,即在官场与隐居之间找到一种融合,既能保持内心的清静,又不完全脱离社会与责任。

**颈联**:“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

“可怜此道人皆见”意味着这样的生活哲学或境界,几乎是每个人都可见的,但它也暗示了一种普遍性与实现的难度。这可能是对当世人未能真正实践这种生活方式的一种感叹。后一句“但要修行功用深”则点明了达到这一境界的途径,即需要通过深入的修行与实践来真正领悟和实现这种生活哲学。

**尾联**:“只在修行功用深,此诗虽浅道非轻。”

这一联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达到上述那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关键在于深入修行,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白居易的诗看似浅显,但实则蕴含了深刻的道家哲学思想,强调通过内心的修养和实践,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故衫》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故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所作,透露出其在仕途之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修身养性哲学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旧衣的描述和与之相伴的事物的回忆,白居易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精神世界纯净状态的追求。

### 题解:

标题“故衫”直接指向了诗中所描述的对象——一件旧衣服。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旧物往往承载着记忆、情感与历史,成为诗人抒发内心世界的重要载体。这首诗通过一件普通的衣物,串联起诗人对生活、对友情、对道义、对精神追求的思考。

### 赏析:

1. **情感与回忆**:“常爱西亭面北林”描绘了诗人常去的一个地方,结合“公私尘事不能侵”,表达了远离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诗人用鹤和琴作为象征,表现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对老年时光的安逸。

2. **人生哲学**:“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他倡导的是一种超越功利、摒弃是非的境界,主张官员应追求心灵的安宁与自然的生活方式,与世俗的争斗保持距离。

3. **普遍性与深度**:“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观点,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真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实践的,但真正的关键在于深入的修行与实践。这种深度的思考,体现了白居易对于哲学、道德与生活实践的深刻洞见。

### 总结:

《故衫》不仅是一首对旧衣物的吟咏,更是一篇关于生活态度、精神追求和人生智慧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白居易展现了他独特的美学视角和对内心世界的敏锐洞察。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更是对简朴生活、内在平和与道德实践的颂扬,对读者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