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chéng guì sān shǒu
东城桂三首
fēng qín qiū fú xiá yuè hù yè kāi guān |
风琴秋拂匣 月户夜开关 |
róng qǐ xiān shēng lè gū sū tài shǒu xián |
荣启先生乐 姑苏太守闲 |
chuán shēng qiān gǔ hòu dé yì yī shí jiān |
传声千古后 得意一时间 |
què guài zhōng qī ěr wéi tīng shuǐ yǔ shān |
却怪钟期耳 唯听水与山 |
《东城桂三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东城桂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分为三个部分,通过想象和诗意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以下是逐段解释:
### 第一段
**风琴秋拂匣, 月户夜开关,**
此处将风比作弹奏秋日的琴键,轻轻拂过(“拂匣”),描绘了一幅秋风轻拂、宁静优美的景象。月光下的门户仿佛在夜晚自动开启,进一步增强了夜的静谧与神秘感。
**荣启先生乐, 姑苏太守闲,**
“荣启先生”可能是指古代一个乐于享受生活、精神愉悦的隐士,这里的“乐”不仅仅是快乐,更多地指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姑苏太守”指的是姑苏(今苏州)的官吏,这里的“闲”可能是隐喻性的,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传声千古后, 得意一时间,**
这两句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强调了美与快乐虽然可能被后世传颂,但它们的美好却只能在短暂的瞬间体验。这句话蕴含了一种对美好瞬间稍纵即逝的感慨。
### 第二段
**却怪钟期耳, 唯听水与山,**
“钟期”指的是古代知音典故中的钟子期,这里借用比喻,表达对真正的知音难遇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抱怨或讽刺某人只懂得欣赏自然界的水声与山景之美,而忽略了其他更为深刻或复杂的事物或情感。
###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对理想生活的想象,表达了对宁静、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知音难遇、美好瞬间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忽视深层价值的反思。通过风、月、水、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诗作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深沉思考和追求。
《东城桂三首》古诗词赏析:
《东城桂三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组五言古诗。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下是对这组诗的逐首赏析:
### 第一首
**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
这两句描绘的是秋夜的静谧之美。风琴轻拂,像是自然界的音乐,轻轻地拂过匣子,引发出一串串清音;而月户(月门)在夜晚悄然打开,月光如流水般倾泻,照亮了夜的静谧。诗人在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荣启先生乐,姑苏太守闲。**
荣启是古代的一位隐士,而太守则是地方官职。这里通过对比“荣启先生”的自由自在与“姑苏太守”的繁忙政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描绘了个体的快乐和闲适,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官场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传声千古后,得意一时间。**
这两句意在表达人生的短暂与艺术或成就的永恒。在历史长河中,个体的生命虽短暂,但其创作或所为之事却可能为后人所传颂,成为永恒的财富。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第二首
**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
“钟期”出自《吕氏春秋·本味》中的典故,指的是古代的音乐家伯牙与知音钟子期。这里诗人用“却怪钟期耳”这句话,似乎在感慨:即使如伯牙那样的音乐家,也可能因听者的耳识有限,而无法完全传达音乐的精髓。这一转折,引出了对听觉的限制、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的思考。
**水与山,**指的是自然界的水和山。这句诗意味着在大自然的纯粹中,人们可以直接体验到美的真谛,而无需借助于复杂的艺术形式或理论解释。在这里,白居易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欣赏和追求,以及对通过自然体验达到心灵纯净境界的向往。
### 总结
白居易的《东城桂三首》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物生活,以及通过对比与隐喻,表达了对自由、自然、艺术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些诗作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唐代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