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uàn shēng gē

唤笙歌

作者:白居易 
wú nián wǔ shí jiā cháo sàn     ěr yì jīn nián cì fú zhāng
吾年五十加朝散   尔亦今年赐服章
chǐ fā qià tóng zhī mìng suì     guān xián jù shì kè cáo láng
齿发恰同知命岁   官衔俱是客曹郎
róng chuán jǐn zhàng huā lián è     cǎi dòng líng páo yàn chèn xíng
荣传锦帐花联萼   彩动绫袍雁趁行
dà dǐ zhe fēi yí lǎo dà     mò xián qiū bìn shù jīng shuāng
大抵着绯宜老大   莫嫌秋鬓数茎霜

《唤笙歌》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唤笙歌》可以逐段解释如下:

第一句:“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和某人的年龄相仿,都是五十岁,并且都受到了朝廷的赏赐。"吾年五十加朝散" 表示诗人年满五十并得到了官职的辞退,"尔亦今年赐服章" 意味着对方也恰好在这一年得到了朝廷赐予的服饰。

第二句:“齿发恰同知命岁,官衔俱是客曹郎”
这里提到的“齿发恰同知命岁”表明诗人与对方的年龄都符合“知命之年”的范畴,也就是常说的五十岁上下。"官衔俱是客曹郎" 表示他们两人都在客曹任职,客曹是古代官署名,负责处理宾客、外交等方面的事务。

第三句:“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趁行”
“荣传锦帐花联萼” 指的是他们两人的富贵与荣耀,他们所处的锦帐中花朵绽放,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成就。"彩动绫袍雁趁行" 意味着他们的绫罗绸缎服饰在风中飘动,如同雁群随行,表现出他们的尊贵和气派。

第四句:“大抵着绯宜老大,莫嫌秋鬓数茎霜”
“大抵着绯宜老大” 是说五十岁的年纪穿上绯红色的官服(古代官服通常颜色根据品级划分)最为合适,体现了成熟和稳重。 “莫嫌秋鬓数茎霜” 则是告诉对方不要嫌弃自己鬓边的白发,表明即使年老,也有其独特的风韵和价值。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岁增长、官职、荣誉、穿着等方面的自我反思和对老年阶段的接受与欣赏。

《唤笙歌》古诗词赏析:

这首《唤笙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一种淡然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诗人对于人生智慧的感悟。

首先,首句“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表达了诗人的年龄与荣耀。诗人五十岁时加官进职,不仅体现了他在仕途上的成就,也意味着他达到了一种生活与事业的平衡。这里的“朝散”指的是一种官员退休后的日常活动,而“赐服章”则是朝廷对官员的表彰,象征着荣誉和地位。通过对比自己的经历与他人的相同阶段,诗人展现了其对生活经历的深刻体悟。

接着,诗人通过“齿发恰同知命岁,官衔俱是客曹郎”这一对仗句,进一步阐述了年龄与职业的相似性。这里的“知命岁”指的是一般人认为的壮年,诗人与他人年龄相同,同时也处在同样的官职级别。这样的对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为立体,既体现了其在官场中的地位,也暗示了他对生活阶段的认同与接纳。

“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趁行”则描绘了诗人官场上的荣华景象。锦帐与联萼象征着奢华与荣耀,而绫袍与雁趁行则是官场上的常见服饰与队列,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其在权力与地位上的表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平静与满足的心态。

最后,“大抵着绯宜老大,莫嫌秋鬓数茎霜”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的看法。这里“绯”指的是一种官服颜色,与“白”相对,代表权力与地位。诗人认为年老是一种自然规律,着绯袍时更显得老练稳重。对于“秋鬓数茎霜”,即是指人头发变白,诗人认为这不过是自然的变化,不应为此而感到不悦。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从容与豁达,也暗示了他对于人生晚期阶段的平静接受和珍视。

综上所述,《唤笙歌》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回顾,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通过描绘荣华与老年的对比,传递了诗人对于生活智慧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