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wén jiǎ cháng zhōu 、 cuī hú zhōu chá shān jìng huì xiǎng xiàn huān yàn yīn jì cǐ shī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zú shāng zāo mǎ zhuì yāo zhòng qiàn rén tái |
足伤遭马坠 腰重倩人抬 |
zhǐ hé chuāng jiān wò hé yóu huā xià lái |
只合窗间卧 何由花下来 |
zuò yī táo yè zhī xíng gā dì huáng bēi |
坐依桃叶枝 行呷地黄杯 |
qiáng chū fēi tā yì dōng fēng luò jǐn méi |
强出非他意 东风落尽梅 |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表达对远方好友聚会场景的想象和羡慕的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向往。下面逐段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足伤遭马坠, 腰重倩人抬,**:
这句描述了诗人因伤而无法行动的情景。"足伤"意味着脚受伤,"马坠"可能暗示是骑马时失足。"腰重"可能是对身体状态不佳的描述,"倩人抬"则表明他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移动。这里反映了诗人因为身体的不适而无法自由行动,无法参与任何活动的无奈和失落。
2. **只合窗间卧, 何由花下来,**:
"只合窗间卧"表达了诗人只能在房间内休息的愿望,强调了他身体条件的限制,无法外出享受生活。"何由花下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能亲自体验的遗憾,特别是对春季花朵盛开的美景的向往。
3. **坐依桃叶枝, 行呷地黄杯,**: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一个场景。"坐依桃叶枝"可能象征着在春天的桃树旁静静坐着,享受自然的美丽,"行呷地黄杯"则可能是指在聚会中一边走动一边品尝地黄茶,这是一种融入社交活动的轻松愉悦情景。这些描述透露出诗人对于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向往。
4. **强出非他意, 东风落尽梅,**:
"强出非他意"可能意味着诗人即便身体不适,也愿意勉强外出参加聚会,但他的意愿并非纯粹为了参加聚会,而是出于其他原因,可能是对朋友的关心或是对聚会情景的向往。"东风落尽梅"则可能象征着春天的结束,或者是对聚会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流逝的感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未能亲身参与聚会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身体状况、内心的遗憾与向往,表达了对远方好友聚会场景的羡慕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题目已明确地预示了诗的主旨——诗人夜中沉思,想象贾、崔二公在茶山境遇的欢宴盛况,而自己身陷困境,无法参与,由此抒发了一种对快乐、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从诗句的内容与表达方式上,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赏析:
1.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足伤遭马坠, 腰重倩人抬”这样的句子,直接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无法参与活动的遗憾与无奈。随后的“只合窗间卧, 何由花下来”表达了诗人对于正常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当前身陷病痛、无法自由活动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助对“桃叶枝”和“地黄杯”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的生活氛围,与他当前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他内心的渴望和向往。
2. **结构与节奏**:这首诗以五言绝句的形式呈现,每一句四字,简洁明快。首句“足伤遭马坠”和“腰重倩人抬”用平直而略带苦涩的语言,为后续的情感铺垫。中间两句“只合窗间卧, 何由花下来”采用疑问式表达,增强了情感的抒发力度,同时也留有余味,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最后一句“坐依桃叶枝, 行呷地黄杯”则用美好而略带幻想的语言,构建了一幅理想的画面,与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3. **主题深化**: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健康自由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感慨。同时,通过“强出非他意, 东风落尽梅”这样的结尾,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融合在一起,使得主题更加丰富和深邃。诗句中蕴含的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都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思意味。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这首诗在情感的细腻表达、结构的简洁有力以及主题的深度挖掘上都有着独到之处,既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