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qīng míng yè

清明夜

作者:白居易 
shuǐ guó duō yīn cháng lǎn chū     lǎo fū ráo bìng ài xián mián
水国多阴常懒出   老夫饶病爱闲眠
sān xún wò dù yīng huā yuè     yí bàn chūn xiāo fēng yǔ tiān
三旬卧度莺花月   一半春销风雨天
bó mù hé rén chuī bì lì     xīn qíng jǐ chù fù qiū qiān
薄暮何人吹觱篥   新晴几处缚秋千
cǎi shéng fāng shù zhǎng rú jiù     wéi shì nián nián huàn shào nián
彩绳芳树长如旧   唯是年年换少年

《清明夜》古诗词释义:

### 清明夜

**水国多阴常懒出, 老夫饶病爱闲眠:**
在这句诗中,作者白居易描述了自己生活的环境,通常湿润多雨的地方,常常让人感到阴郁。由于“老夫”(即作者本人)身体多病,他更加倾向于在家里休养,喜欢安逸的休息生活。

**三旬卧度莺花月, 一半春销风雨天:**
接下来,作者提到他一个月(三旬,古代一个月通常称为一旬)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度过,伴随着莺鸟的鸣叫和花开的美景,但同时也经历了春光的一半在风雨天气中度过。这里,通过“莺花月”和“风雨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季节的变换和个人生活的状态。

**薄暮何人吹觱篥, 新晴几处缚秋千:**
在傍晚时分,作者好奇于谁会在这样的时刻吹奏觱篥(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而新晴的日子里,他又看到何处有人在绑秋千玩耍。这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反映出清明时节人们的活动和心情。

**彩绳芳树长如旧, 唯是年年换少年:**
最后,作者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彩绳和树都保持着原有的色彩和形态,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但每年的春光和年少的活力却在不断地更替,提醒人们时光易逝,青春不复。

整首诗以白居易独特的风格,描绘了清明之夜的自然景象和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闲适的追求。

《清明夜》古诗词赏析:

《清明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明之夜的感受与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
首联“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气候特点和自己的身体状况。水国,即湿润之地,常有阴雨,因此诗人懒于外出。同时,诗人也因年老多病,更喜爱闲居之乐,通过“常懒出”和“爱闲眠”展现出一种随性、淡泊的生活态度。

### 中间两联
颔联“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度日的方式。他以“三旬卧”概括了整个春天的时光,用“莺花月”和“风雨天”展现了春日的多彩与多变。莺啼、花开、月满、雨落,这些自然景象构成了春日的完整画面,而诗人用“三旬卧”概括这一个月的时光,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有对享受当下宁静生活的满足。

颈联“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几处缚秋千”描绘了清明前后特有的活动场景。薄暮时分,吹奏觱篥的人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悠扬的旋律;新晴之后,几处孩童在欢快地荡秋千。这些细节展现了生活的烟火气和儿童的天真烂漫,与前文的宁静形成了对比,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社会风俗的体察。

### 尾联
尾联“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彩绳和芳树的“长如旧”与“年年换少年”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即使周围的一切如往昔般美丽,但人却在不断更替,无法阻挡时光的流逝。这句话既是对生命的哲思,也是对青春易逝的哀叹。

### 总结
《清明夜》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生活的诗,更蕴含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清明之夜的具体描绘,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传达出对生命流转、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这首诗在美学上注重意境的营造,情感上则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