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sòng sān xiōng
奉送三兄
fēn wú jiā lì dí xī shī gǎn yǒu wén zhāng tì zuǒ sī |
分无佳丽敌西施 敢有文章替左司 |
suí fēn shēng gē liáo zì lè děng xián piān yǒng bèi rén zhī |
随分笙歌聊自乐 等闲篇咏被人知 |
huā biān jì yǐn xún xiāng jìng yuè xià sēng liú sù jiàn chí |
花边妓引寻香径 月下僧留宿剑池 |
kě xī dāng shí hǎo fēng jǐng wú wáng yīng bù jiě yín shī |
可惜当时好风景 吴王应不解吟诗 |
《奉送三兄》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奉送三兄》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象征与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与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我们来逐段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 首句:分无佳丽敌西施, 敢有文章替左司,
这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开篇。"分无佳丽敌西施",意思是友人虽然并非如西施那般美丽绝伦,但也无须以此相比较。"敢有文章替左司",则表示友人的才华并不逊于左司,暗示友人具有卓越的文采。这句话整体表达了对友人独特魅力和才华的认可。
### 第二句:随分笙歌聊自乐, 等闲篇咏被人知,
"随分笙歌聊自乐",意思是朋友随心所欲地享受音乐和欢愉,从中自得其乐。"等闲篇咏被人知",则说明朋友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创作的诗文也能广为人知。这句话突出了朋友的快乐生活态度和才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 第三句:花边妓引寻香径, 月下僧留宿剑池,
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在自然美景中的雅致活动。"花边妓引寻香径",形象地表现了友人在花丛中与佳丽共赏香径的场景,体现出一种风雅的生活情趣。"月下僧留宿剑池",则可能是指在月光下的寺庙中,僧人被友人的诗文所吸引,愿意留下住宿,说明友人的诗文深受人们喜爱。
### 第四句:可惜当时好风景, 吴王应不解吟诗,
这一句是作者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感慨。"可惜当时好风景",表达了对过去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怀念。"吴王应不解吟诗",是一种巧妙的隐喻,将友人与古代的吴王相比,暗示友人的才华被忽视或未得到应有的尊重,隐含了对社会评价体系的些许不满。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独特的魅力、才华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雅致活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奉送三兄》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奉送三兄》是一首情感丰富的送别诗,透过诗中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兄长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引入主题。这里的“西施”和“左司”都是喻指才华和美貌。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美貌著称;左司则是文学才华的象征。诗人在此表达出兄长才情出众,无人能敌,同时也暗含谦逊之意,表现出对兄长的尊敬和自豪。
2. **颈联“随分笙歌聊自乐,等闲篇咏被人知”**,这两句描绘了兄长日常生活中的情趣和成就。通过“随分”和“等闲”这两个词,显示出兄长的生活态度随和自在,即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创作,其作品也能为人们所知晓。这不仅展现了兄长的艺术才能,也体现了诗人对兄长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向往。
3. **颔联“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兄长生活中的风雅和闲适。在花丛中,佳丽引路,探寻香气四溢的路径;在月光下,僧人留下,宿于剑池之旁。这样的场景既充满诗意,也透露出兄长生活的格调和高雅,表现了兄长生活中的浪漫与宁静。
4. **尾联“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诗人在感慨美好时光的流逝时,用“吴王应不解吟诗”这句话,将历史人物吴王与当前的场景形成对比,既是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也是对兄长才情的赞赏。这里蕴含着诗人对兄长才华的自豪,以及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赞颂了兄长的才华和生活情趣,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兄长深深的关切与祝福。白居易以平实而富有深情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对兄长的崇敬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