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ù yuè sān rì yè wén chán

六月三日夜闻蝉

作者:白居易 
hóng zǐ gòng fēn fēn     zhī chéng lǎo shǐ jūn
红紫共纷纷   祗承老使君
yí zhōu mù lán zhào     xíng jiǔ shí liú qún
移舟木兰棹   行酒石榴裙
shuǐ sè chuāng chuāng jiàn     huā xiāng yuàn yuàn wén
水色窗窗见   花香院院闻
liàn tā guān shě zhù     shuāng bìn bái rú yún
恋他官舍住   双鬓白如云

《六月三日夜闻蝉》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夜晚,作者在旅途中听蝉声所引发的感慨的诗作。下面是对诗句的逐段解释:

1. **红紫共纷纷, 只承老使君**:这一句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象,红花与紫花一同繁茂,却也在暗示作者此时所处的环境与他之前所经历的岁月紧密相连,这里的老使君可能是指作者所尊敬的长者,或者是作者自己过去的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隐喻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变换。

2. **移舟木兰棹, 行酒石榴裙**:这句诗描述了作者移动船只,摇动木兰制的船桨的情景,同时通过“行酒石榴裙”这一形象描绘,可能是指在宴饮时,女子穿着石榴裙,以酒助兴的场景。这里的“行酒”不仅是实际的饮酒行为,也暗含着对过往生活或宴会的回忆与怀念。

3. **水色窗窗见, 花香院院闻**:水面上的颜色在窗户上清晰可见,花的香气在每个庭院中都能闻到。这句诗强调了夏日的自然之美,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感受,展现了水边花园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可能隐含着作者对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的享受和欣赏。

4. **恋他官舍住, 双鬓白如云**: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眷恋,可能指的是他曾经居住或工作的官舍。双鬓如云,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暗示了年华老去。整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情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在夏日夜晚的沉思,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六月三日夜闻蝉》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六月三日夜闻蝉》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致的深刻感悟,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抒发。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 主题与情感

诗的标题“六月三日夜闻蝉”已经明确了时间和事件,即在六月的一个夜晚,诗人听到了蝉鸣。蝉鸣通常象征着夏天的来临,它既是自然界的音符,也是时间的象征。通过这首诗,白居易在表达对自然界的感受的同时,也融入了对时光流转、岁月不待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怀。

### 抒情手法与意境营造

1. **对比手法**:“红紫共纷纷, 祗承老使君”这一句中,“红紫”代表了色彩斑斓的花朵,象征着青春与活力,而“老使君”则代表了岁月的流逝,年华的老去。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2. **细节描绘**:“移舟木兰棹, 行酒石榴裙”描绘了一幅诗人乘着木兰舟,手持石榴酒杯,边行边饮的情景,既体现了诗人的雅致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其对自由与闲适的追求。

3. **景物烘托**:“水色窗窗见, 花香院院闻”这两句通过描绘水色与花香,营造出一种清新、静谧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直抒胸臆**:“恋他官舍住, 双鬓白如云”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留恋和岁月流逝的无奈。在“白如云”的形象中,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鬓发如雪的衰老景象,强化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 总结

《六月三日夜闻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白居易巧妙地融合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富有层次,情感表达上真挚而深沉,是白居易诗作中的佳品。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