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án shí

莲石

作者:白居易 
hé xiāng qīng lù zhuì     liǔ dòng hǎo fēng shēng
荷香清露坠   柳动好风生
wēi yuè chū sān yè     xīn chán dì yī shēng
微月初三夜   新蝉第一声
zhà wén chóu běi kè     jìng tīng yì dōng jīng
乍闻愁北客   静听忆东京
wǒ yǒu zhú lín zhái     bié lái chán zài míng
我有竹林宅   别来蝉再鸣
bù zhī chí shàng yuè     shuí bō xiǎo chuán xíng
不知池上月   谁拨小船行

《莲石》古诗词释义:

### 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这两句描绘了清新淡雅的夏日夜晚景象。荷叶上的露水在月光的照耀下轻轻滑落,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香气。柳树随风轻轻摇摆,吹来一阵阵清凉的晚风。诗人用“清露坠”和“好风生”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夜晚的凉爽和自然的清新。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这里描述的是夜晚月亮刚刚升起,只露出了三分之一的形状,此时传来的第一声蝉鸣。月亮微小,象征着初生和新的开始,而蝉的鸣叫则预示着夏日的热烈和生命的活力。这一联通过月亮和蝉的结合,表达了对新事物出现的期待与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初次听到蝉鸣,或许让来自北方的旅人感到忧愁,这种情绪可能是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静听忆东京”进一步表达了对东京(可能指作者的家乡或另一个重要城市)的深深思念。这里的“东京”可能并非指现代的东京,而是一个抽象的地点或时代。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这里诗人提到自己有一座竹林中的宅邸。但自从别离之后,蝉再次鸣叫,显然这里蝉鸣的再现触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期待。通过“竹林宅”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还暗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最后两句是对池塘之景的描绘,池面上映着月光,而有小船悄悄划过。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平静生活中的小小变动的好奇。这里的“拨小船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活动——在平静的生活中寻求一丝新意,或是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

###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夜晚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既有自然之美的展现,又有对人情世态的体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莲石》古诗词赏析:

《莲石》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情感的深刻表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和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情感色彩的意境,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融合,呈现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

首句“荷香清露坠”通过荷叶上的清露与荷香的融合,暗示了清晨的静谧与清新,引人遐想。接着“柳动好风生”描绘了微风吹动柳枝的情景,风与柳的互动仿佛赋予了自然生命,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初夏时节的生机。月牙形的月亮与新蝉的鸣叫,共同勾勒出一个清新、充满希望的场景,暗示了生命在自然中的循环与更迭。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环境与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北客和东京的联想到达了一个思乡之情的高潮,同时“愁”字也体现了诗人面对离散与变迁的复杂情感。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中,竹林宅和蝉鸣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蝉鸣的再次响起似乎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最后,“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以池上的月亮和小船的行踪为意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思考与情感,引人思考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时间流逝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与情感、记忆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