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 bìng èr shǒu
眼病二首
qīng shí yī liǎng piàn bái lián sān sì zhī |
青石一两片 白莲三四枝 |
jì jiāng dōng luò qù xīn yǔ wù xiāng suí |
寄将东洛去 心与物相随 |
shí yǐ fēng qián shù lián zāi yuè xià chí |
石倚风前树 莲栽月下池 |
yáo zhī ān zhì chù yù xiǎng fā róng shí |
遥知安置处 预想发荣时 |
lǐng jùn lái hé yuǎn huán xiāng qù yǐ chí |
领郡来何远 还乡去已迟 |
mò yán qiān lǐ bié suì wǎn yǒu xīn qī |
莫言千里别 岁晚有心期 |
《眼病二首》古诗词释义:
### 眼病二首
**第一首**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物品的细致描绘与情感的寄托,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诗人选取了青石和白莲这两种富有寓意的物品,一两片青石、三四枝白莲,不仅描绘了它们的数量,也暗示了稀少、珍贵。诗人将它们寄送给远方的东洛,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仿佛物与心能跨越距离相随。
-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此处通过想象,描绘了石与莲在东洛安放后的景象。青石被风中的树倚靠,白莲被栽种在月下的池塘里,既有自然的生动场景,也隐含了诗人对东洛的想象与憧憬。
-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能预见到东洛处石与莲被妥善安置,并期待它们的茁壮成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关怀。
-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诗人感叹自己从远方的领地来到东洛送物已非一日之功,却还感到时间紧迫,不能再久留。这种感受既有对旅程遥远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复杂情绪。
-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长久分离的释然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即使相隔千里,有心的地方总会有相聚的一天,传达出一种乐观与坚定的情感。
### 解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寄送物品的情景与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关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相聚时刻的期待。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对时间和距离的深思。
《眼病二首》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眼病二首》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于友情的珍视,其意蕴深远,情感细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析
《眼病二首》这组诗名为“眼病”,但诗中并未直接描写眼病之痛,而是通过描绘青石与白莲的形象以及它们被寄送的过程,抒发诗人的情感。诗题中的“眼病”或许象征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引发读者对诗意深层意义的联想。
### 诗句解析
1.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这两句开篇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清雅的景致,青石与白莲构成了诗人眼中的自然之美。青石代表了坚韧与冷静,白莲则象征着纯洁与高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
2.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诗人将青石和白莲寄往东洛,实际是在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心与物相随”不仅指实物的传递,更是心绪的寄托,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3.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这两句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青石与白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态美。石倚风前树,既有静态的稳固,又有动态的轻盈;莲栽月下池,则是静态的宁谧与动态的柔美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意境。
4.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诗人在寄出青石与白莲后,想象着它们被安置在远方的景色之中,预想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这种对未来景象的憧憬,既是对朋友收到礼物后的场景想象,也是诗人对于未来生活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象征。
5.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于距离与时间的感慨。领郡表示离家为官,时间与空间的遥远使得与朋友的相聚成为奢望。这里的“迟”不仅指返回家乡的时间晚了,也暗含了对于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6.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最后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承诺,尽管眼下相隔千里,但未来的岁月里,朋友之间的心意依然紧密相连。这里传递出的温暖与希望,是友情的真谛,也是诗人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坚信与期待。
### 总体赏析
《眼病二首》通过对青石与白莲的寄送与想象,以及对友情、自然之美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歌,更是对友情、相聚与离别、期待与感慨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白居易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境界,引发人们对生活、自然、友情乃至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