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 yún lóu wǎn wàng ǒu tí shí yùn jiān chéng féng shì yù , zhōu 、 yīn èr xié lǜ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
zì kāi shān sì lù shuǐ lù wǎng lái pín |
自开山寺路 水陆往来频 |
yín lēi qiān jiāo mǎ huā chuán zài lì rén |
银勒牵骄马 花船载丽人 |
jì hé shēng yù biàn táo lǐ zhǒng réng xīn |
芰荷生欲遍 桃李种仍新 |
hǎo zhù hú dī shàng zhǎng liú yī dào chūn |
好住湖堤上 长留一道春 |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含义逐段解释如下:
首句“自开山寺路”描述了山寺的道路是自发开辟的,意味着这条路可能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进行的适度开发,供人游览和通行。
“水陆往来频”表明这条路连接了水路和陆路,频繁地有行人和交通工具通行,显示出这条道路的繁忙和重要。
“银勒牵骄马”描绘了骑马的人群,他们所骑的马匹装饰着银色的马勒,显得豪华而有气势,象征着骑士们的尊贵与享乐。
“花船载丽人”则是描绘了装饰华丽的船只上,载着美丽的女性,展示了当时富贵人家的游湖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芰荷生欲遍”写出了湖边或水面的菱角和荷花生长繁茂,几乎覆盖了整个区域,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象。
“桃李种仍新”则指出桃树和李树被种植并且持续更新,不断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生命与色彩,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的循环不息。
“好住湖堤上”表达了对湖边或湖堤生活的喜爱和赞美,强调了这种环境的宜人与美好。
“长留一道春”意味着希望这片美好与生机可以长久保留,不仅指自然景观,也可能隐喻希望人间的快乐与美好能长久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道路的开发、水陆交通的繁忙、豪华马车与游船、湖边自然景观的繁荣,以及对湖边生活的喜爱,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古诗词赏析: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山寺旁湖畔的风景,以及频繁来往的水陆交通,描绘了一幅繁华与生机并存的画卷。下面,我们将从几个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 题材与内容
1. **描绘自然风光**:诗中通过“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等描绘,展现了湖畔的繁华景象,同时也通过“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等描绘,强调了自然景色的生机勃勃和四季轮回之美。
2. **人文景观**:提到“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不仅反映了交通的便利,还暗示了山寺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以及它对于周边社区的重要性。
### 表达情感与主题
1. **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白居易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2. **对生活的向往与欣赏**:诗中不仅描绘了湖畔的美景,还通过“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这样的语句,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美好景色的向往与珍惜。
### 文学技巧与艺术特色
1. **形象生动的语言**:白居易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银勒牵骄马”和“花船载丽人”,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描绘的场景之中。
2. **韵律和谐**:作为一首格律诗,这首诗在韵脚的选择和运用上展现出和谐的韵律美,符合古代诗歌的审美标准。
### 结语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通过描绘山寺与湖畔的景致,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白居易巧妙地运用了语言艺术,使得这首诗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