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shòu mì jiān , bài cì jīn zǐ , xián yín xiǎo zhuó , ǒu xiě suǒ huái
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
bù yuè lián qīng jǐng mián sōng ài lǜ yīn |
步月怜清景 眠松爱绿阴 |
zǎo nián shī sī kǔ wǎn suì dào qíng shēn |
早年诗思苦 晚岁道情深 |
yè xué chán duō zuò qiū qiān xīng zàn yín |
夜学禅多坐 秋牵兴暂吟 |
yōu rán liǎng shì wài wú chǔ gèng liú xīn |
悠然两事外 无处更留心 |
《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白居易对自己生活、兴趣和价值观的深入思考。逐段解释如下:
1. **步月怜清景, 眠松爱绿阴**:诗人喜欢在月光下漫步,欣赏月光下清幽的景色;喜欢在松树下睡觉,享受松树荫下的凉爽与宁静。这里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习惯。
2. **早年诗思苦, 晚岁道情深**:诗人早年写诗时苦思冥想,可能是因为创作的艰辛或是对于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晚年时,他的道情(道家情怀)更加深厚,这可能是他在经历人生沧桑后,对于人生、宇宙、自然和自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3. **夜学禅多坐, 秋牵兴暂吟**:晚上学习禅宗,他经常静坐,深入禅修,以求心灵的平静与觉悟;秋天时,他偶尔吟诗,可能是受到季节变化的启发,产生了短暂的创作灵感。
4. **悠然两事外, 无处更留心**: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和禅修这两件事之外,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无需再在其他事情上耗费心力。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简朴、专注内心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层面的高深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晚年的生活状态,突出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艺术和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在经历了生活波折后达到的一种内心平静和满足的生活态度。
《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表达了一个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赏识和对平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作为一个官员的晚岁感慨与对佛法的深入探究。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邃思考。
首先,诗的开篇"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描绘了作者在月光下漫步、在松树下安然入睡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对比意象“月光的清冷”与“松树的浓荫”,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享受。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这些自然场景为作者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和宁静。
接下来的“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转折到作者对诗歌创作态度的变化,以及晚年的精神追求。诗人在年轻时可能经历了艰难的创作过程,其诗句可能包含了对生活的苦涩体验和情感的倾诉。到了晚年,他的“道情”加深,可能指的是对道家思想的领悟,或者佛学的探究,这表明他寻求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内心平静和精神寄托。
“夜学禅多坐,秋牵兴暂吟”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修行禅定,以及在秋日之际暂时吟诗的情景。夜晚的静谧和秋日的凉爽为内心的沉静和思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最后,“悠然两事外,无处更留心”表达了作者对于外在事物的超然态度,暗示他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不再为世事所困扰。这种超脱尘世的心态,体现了一种达到内心宁静与满足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深切渴望。在繁忙和世俗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是许多寻求内心和谐与平衡之人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