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qián huá zhōu tí shǎo huá qīng guāng jué jù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
zuǒ xiá chuò zhōng tái mén dōng wěi shàng cái |
左辖辍中台 门东委上才 |
tóng chān jīng sù dào jiàng zhàng jí chūn kāi |
彤襜经宿到 绛帐及春开 |
mín wàng kěn nán duó tiān xīn cí yì huí |
民望恳难夺 天心慈易回 |
nà zhī bù gé suì zhòng jiè kòu xún lái |
那知不隔岁 重借寇恂来 |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古诗词释义: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左辖辍中台,门东委上才**:左辖是指左丞相,这里指钱华州。中台则是朝廷的重要官位,此处喻指钱华州的高位。诗中说钱华州因为某种原因而放弃了中台之位,将才华和重任寄托于他人,委以重任。
2. **彤襜经宿到,绛帐及春开**:彤襜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官车,这里指钱华州派遣的使者。经宿到,即经过一夜的行程。绛帐通常指古代讲学的地方,这里是说钱华州派遣的使者经过一夜的行程,到了目的地后,春天的讲学活动也随即开始。
3. **民望恳难夺,天心慈易回**:民望恳,意指百姓的期望和诚心难以改变。天心慈,指上天或皇帝的仁慈之心易于感动。这两句表达了百姓对于钱华州的期望,以及希望他能回到朝廷,展现出百姓对钱华州的深切信任和期望。
4. **那知不隔岁,重借寇恂来**:那知,没想到。不隔岁,指没过一年。寇恂是古代一位贤臣,这里借指钱华州。这句话意味着大家没有想到钱华州这么快就能再次回来,这让人感到惊喜和欣慰。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对钱华州才能和仁政的赞誉,以及百姓对他回朝的殷切期待和欣喜之情。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不仅赞扬了钱华州的个人魅力和执政能力,也反映了唐代政治文化中对贤臣的推崇以及百姓对于公正与仁政的向往。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内容以描绘官场人事变迁与希望地方官吏能带来福祉为主题。通过对钱华州和少华地区历史名臣寇恂的描述,寄寓了诗人对地方官员勤政为民的期待,以及对政治清明、民众生活改善的美好愿望。
首先,诗的首句“左辖辍中台,门东委上才”形象地描绘了钱华州辞去了重要的中央官职,将才华分配到地方。这里运用了“左辖”、“中台”这样的词语,既形象地指出了钱华州的官职地位,也隐含了他对地方治理的重视。
接着,“彤襜经宿到,绛帐及春开”两句话分别描述了钱华州来到少华的景象和他在任期间的作为。彤襜,即红色的车辆,用以形容官车的华丽;绛帐,古代讲学的场所,这里象征着钱华州将教育和治理相融合的施政理念。这两句话既描绘了钱华州亲临地方的隆重场面,也暗示了他在地方教育、治理方面的重视与投入。
“民望恳难夺,天心慈易回”是诗的转折点,表达了民众对好官的期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难以改变;同时,也暗示了如果地方官吏能展现仁慈和公正,天意也会给予良好的回应。这里蕴含了对官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官民关系和谐的追求。
最后一句“那知不隔岁,重借寇恂来”以历史上的名臣寇恂为喻,表达对钱华州能力与品德的肯定。寇恂在历史上的事迹表明,一位优秀的官员能在短期内为地方带来显著的变化。白居易在这里寄望钱华州能够像寇恂那样,短时间内即能改善少华地区的政局与民生,实现社会的繁荣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钱华州赴任的描绘与对历史名臣的引用,体现了白居易对地方官员勤政爱民的期待,以及对政治清明与社会福祉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官场人事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生情怀与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