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uā qián yǒu gǎn , jiān chéng cuī xiàng gōng 、 liú láng zhōng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

作者:白居易 
guài jūn bǎ jiǔ piān chóu chàng     céng shì zhēn yuán huā xià rén
怪君把酒偏惆怅   曾是贞元花下人
zì bié huā lái duō shǎo shì     dōng fēng èr shí sì huí chūn
自别花来多少事   东风二十四回春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于昔日时光的感慨和对于春日花开花谢的深深感叹。以下是逐段解释:

1. **怪君把酒偏惆怅**: 开篇作者便以疑问句形式引出,为什么君主(指某人,可能是崔相公或刘郎中,或者泛指他人)在饮酒时显得格外惆怅。这里以饮酒为线索,引入对人物情感的探讨。

2. **曾是贞元花下人**: 诗人指出,对方曾经是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在花下度过美好时光的人。贞元年间是中国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对白居易而言,这可能是对友人过往岁月的缅怀,也可能在暗指对方已老,时光流转。

3. **自别花来多少事**: 诗中“自别花”表达了与花的离别,暗含着与美好时光、过去生活的告别。后面紧跟的“多少事”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既有喜悦,也有悲伤,可能包括了政治生涯的起伏、人生的变迁等。

4. **东风二十四回春**: “东风”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春天,这里的“二十四回春”意味着经历了二十四次春天的轮回。白居易通过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时间的流逝,暗示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在这二十四年间,自然界经历了四季的更替,而人间经历了无数的世事变化。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一位饮酒的人作为引子,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沉思考。通过描绘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四季更替,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于朋友的关怀与敬意。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又带有一定的怀念与抒情色彩。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句“怪君把酒偏惆怅”,以一种意外和疑问的语气,提出诗人对友人的观察与感受,暗示友人今日的哀愁与往昔的快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君”指的是友人,通过“偏”字,强调了友人情绪的与众不同,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探寻背后的原因。

第二句“曾是贞元花下人”,点明了友人的身份与过去的时光。贞元年号指的是唐代的一段时期,这里的“花下人”既是对友人身份的暗示,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隐喻。这句话不仅描绘了一幅花开满园、友人赏花的温馨场景,还暗含了对那段无忧无虑、充满生机岁月的怀念。

第三句“自别花来多少事”,承上启下,通过“自别花来”将过去与现在联结起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化。这句话表达了自别花后,经历了许多人事变迁,世事沧桑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敏感与对生命流转的思考。

最后一句“东风二十四回春”,以季节的更迭象征时间的流逝。东风,即春风,常常与新生、希望、变化联系在一起。这里的“二十四回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时间的漫长与轮回,象征着友人经历了二十四年的岁月,经历了无数的春去春回,突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描述友人今昔对比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岁月不待人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情感表达更为丰富细腻,体现了白居易诗风中的深情与哲思。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