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 chuāng xián zuò
北窗闲坐
cháo huí běi quē zhí qīng chén wǎn chū nán gōng sòng mù chūn |
朝回北阙值清晨 晚出南宫送暮春 |
rù qù chéng láng fēi sàn zhì guī lái shī jiǔ shì xián rén |
入去丞郎非散秩 归来诗酒是闲人 |
yóu sī quán shí duō chéng mèng shàng tàn zān jū wèi lí shēn |
犹思泉石多成梦 尚叹簪裾未离身 |
zhōng shì bù rú shān xià qù xīn tóu yǎn dǐ liǎng wú chén |
终是不如山下去 心头眼底两无尘 |
《北窗闲坐》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北窗闲坐》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朝堂工作之后,闲坐北窗下的生活场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下面逐段解释各句:
1. **朝回北阙值清晨, 晚出南宫送暮春**。首句描绘了诗人早上从朝堂回来,正赶上清晨的场景。接下来的“晚出南宫送暮春”,则写出了诗人傍晚时分从南宫(可能是与北阙相对应的官署)离开,以送别暮春的季节。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的日常官场活动,又带有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入去丞郎非散秩, 归来诗酒是闲人**。这里,“入去丞郎非散秩”表明了诗人为官身份,但他并不觉得官职只是日常琐事。而“归来诗酒是闲人”则表明了诗人下班回家后,通过写作诗歌、饮酒等方式,追求闲适的生活。这反映了他官场与私人生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3. **犹思泉石多成梦, 尚叹簪裾未离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泉石)的向往和对官场(簪裾,指官员的服饰)的无奈。诗人在梦中常常想到清泉与石头的宁静,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仍身在官场,难以摆脱。
4. **终是不如山下去, 心头眼底两无尘**。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希望最终能远离尘嚣,归隐山林,过一种无纷扰、清净的生活。这里“无尘”象征着远离官场的纷扰和内心的纯净。
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现实官场的无奈与感慨,也有对未来简单、纯净生活的憧憬。
《北窗闲坐》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北窗闲坐》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远离世俗尘嚣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句**:“朝回北阙值清晨, 晚出南宫送暮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早晨从皇宫(北阙)归来,傍晚则从办公场所(南宫)离开。这既体现了诗人的官职和身份,也暗示了他公务繁忙、生活节奏紧凑的一面。这里的“清晨”与“暮春”不仅点明了时间,也营造出一种季节变换、时光流转的氛围。
2. **中间四句**:“入去丞郎非散秩, 归来诗酒是闲人, 犹思泉石多成梦, 尚叹簪裾未离身。” 这四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自述身为官员,虽然职位在身,但却向往过一种无官一身轻、与自然亲近的生活。诗人用“非散秩”强调自己的职位并非闲职,但通过“归来诗酒是闲人”表达出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犹思泉石多成梦, 尚叹簪裾未离身”,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公务与梦想之间的矛盾与纠结,既有对官场的无奈与渴望摆脱的内心挣扎,又有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梦想的成真。
3. **结尾两句**:“终是不如山下去, 心头眼底两无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最终愿望——希望能够远离官场,与自然相融,过一种心灵与眼底都清静无尘的生活。这里“山下去”不仅是一种象征,寓意着远离尘世的渴望,也是对心灵纯净、无欲无求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内心世界和理想追求的描绘,展现了白居易对官场与自然、公务与闲适生活之间矛盾与平衡的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中流露出的既是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给人以深刻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