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ēn sī chū dào luò zhōng , ǒu tí liù yùn , jiān xì chéng féng yǐn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

作者:白居易 
suí yí yǐn shí liáo chōng fù     qǔ cì yī qiú yì nuǎn shēn
随宜饮食聊充腹   取次衣裘亦暖身
wèi bì děi nián fēi shòu báo     wú fáng zhǎng fú shì dān pín
未必得年非瘦薄   无妨长福是单贫
lǎo guī qǐ xiàn xī shēng bǎo     pán mù níng zhēng táo lǐ chūn
老龟岂羡牺牲饱   蟠木宁争桃李春
suí fēn zì ān xīn zì duàn     shì fēi hé yòng wèn xián rén
随分自安心自断   是非何用问闲人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是他在洛阳任官之初,对自己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自我表达。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随宜饮食聊充腹, 取次衣裘亦暖身**:生活简单,随意选择食物和衣物,只要能填饱肚子和保暖即可。表达了诗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态度,注重实用而非追求奢华。

2. **未必得年非瘦薄, 无妨长福是单贫**:并非因为身体瘦弱或物质匮乏就无法得到长寿与福气。诗人强调,福气与健康不仅与身体状况相关,也与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有关,不必过分担忧物质条件。

3. **老龟岂羡牺牲饱, 蟠木宁争桃李春**:老龟不羡慕那些供人食用、饱足一时的牺牲,蟠木也不与桃李争春,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这句话通过自然界的例子,寓意人应珍惜和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必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 **随分自安心自断, 是非何用问闲人**:过自己舒适的生活,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不必受他人意见的影响。诗人认为,对于生活中的决策和选择,应该遵从内心的意愿,而不是他人的评价。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白居易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强调了精神的富足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是对物质追求的一种超脱,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闲言碎语的不屑。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任洛阳分司官初到洛阳时所作,标题为《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于生活、价值观以及社会态度的独到见解和深刻反思。以下是对此诗的赏析:

1.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这两句诗表达了白居易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即能够适应环境,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随宜"和"取次"意味着他不刻意追求奢华或精美的饮食和衣物,而是注重实用和舒适,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2.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这里涉及到对长寿与贫穷的思考。"瘦薄"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身体的瘦弱,二是生活的贫困。白居易认为,长寿与身体健康、生活简单并不矛盾,实际上,"单贫"(单一的贫穷)也可以带来内心的安宁和满足感,是一种长久的福气。这体现了他对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深刻理解,不是物质的丰饶,而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3.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动物和树木,进一步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老龟"与"蟠木"象征着经过岁月洗礼,不再追求表面的丰盈与繁华,而是满足于自身现状,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牺牲饱"和"桃李春"则代表了社会上追求名利、物质生活的人们。通过对比,白居易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反思,认为简单而自然的生活才是更有价值的。

4.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个人选择和生活的自我决定权的强调。"随分"(随缘)和"安心"意味着接受自己的境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面对是非,白居易选择不听取闲言碎语,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良知来行事。这反映了他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综上所述,这首诗展示了白居易对生活、价值观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对简单、自然、内心平和生活的追求。通过与社会上追求物质和名利的人群的对比,他提出了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的反思,倡导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方式。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