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ū sàng cuī ér bào wēi zhī huì shū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作者:白居易 
zhǎng zhū yī kē ér sān suì     bìn xuě qiān jīng fù liù xún
掌珠一颗儿三岁   鬓雪千茎父六旬
qǐ liào rǔ xiān wèi yì wù     cháng yōu wú bú jiàn chéng rén
岂料汝先为异物   常忧吾不见成人
bēi cháng zì duàn fēi yīn jiàn     tí yǎn jiā hūn bú shì chén
悲肠自断非因剑   啼眼加昏不是尘
huái bào yòu kōng tiān mò mò     yī qián zhòng zuò dèng yōu shēn
怀抱又空天默默   依前重作邓攸身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表达了作者在失去三岁儿子崔儿后,对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了哀伤、自责、反思等复杂情感。我们可以逐段解释:

### 掌珠一颗儿三岁, 鬓雪千茎父六旬

- **掌珠一颗儿三岁**:将儿子比喻为“掌中宝珠”,三岁即指儿子年龄幼小。这里暗示生命的宝贵和短暂。
- **鬓雪千茎父六旬**:描述了父亲(作者自己)的衰老,六旬(60岁)意味着已进入老年,鬓发如雪,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可挽回。

### 岂料汝先为异物, 常忧吾不见成人

- **岂料汝先为异物**:意思是没想到儿子这么早便离开了人世,变成了不复存在的异物,表达了意外和震惊。
- **常忧吾不见成人**:作者经常担忧自己看不到儿子成长为成人,表达了对儿子成长的期盼和对失去儿子的深深遗憾。

### 悲肠自断非因剑, 啼眼加昏不是尘

- **悲肠自断非因剑**:这里的“剑”可能隐喻为死亡或命运的残酷,暗示作者的悲痛不是因为死亡本身,而是因为无法承受生命的离别。
- **啼眼加昏不是尘**:描述了作者因哭泣过度而眼睛模糊,不是因为眼里的灰尘,而是表达了泪水中的哀伤。

### 怀抱又空天默默, 依前重作邓攸身

- **怀抱又空**:形容失去儿子后,怀抱空空,比喻内心的空虚和失去亲人的痛苦。
- **天默默**:表达了作者对天的无奈和沉默,似乎在责问命运的不公。
- **依前重作邓攸身**:引用典故,邓攸是古代一位文人,因躲避战乱,遗弃了妻子的孩子,留下了千古名篇《广陵散》。这里作者以邓攸自比,表达自己在失去儿子后,如同遗弃了希望的痛苦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典故引用,展现了作者对失去儿子的深切哀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古诗词赏析: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在失去三岁的儿子崔儿之后所作的一首哀悼诗。这首诗通过对儿子的回忆和父亲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深沉的哀痛与对未来的无尽忧虑。全诗以哀婉的笔调,既道尽了生离死别的悲痛,又展现了父亲对儿子未来的深切期盼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首联“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既点明了崔儿的年龄之小和作者的年龄之大,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这二句如同画龙点睛,既描绘了场景,也触发了情感的共鸣,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颔联“岂料汝先为异物,常忧吾不见成人”则直接表达了白居易对儿子过早离世的惊讶和对未能看到儿子成长为大人的遗憾。这两句情感强烈,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未来失去的可能性的担忧。

颈联“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以奇特的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失去儿子后的悲痛之情。这里,“非因剑”暗示了悲伤并不源于外界的刺激,而是源自内心的深切痛楚;“啼眼加昏”则形象地表现了哭泣所导致的视力模糊,同时也暗示了悲伤的持续和深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以及对儿子离世的深刻哀思。

尾联“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则进一步展现了白居易面对失去儿子后内心的空虚和孤独。这里的“邓攸”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孝子,传说中他因为避难而弃了自己的儿子,白居易借此自比,表达了对失去儿子的深切哀痛和对未来无法预知的忧惧。

整体来看,《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以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寓意,以及生动的意象,向读者展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不仅是对白居易个人悲痛的抒发,也是对所有失去亲人的哀悼,体现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与人性的光辉。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