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āng cháng shì xiāng fǎng

张常侍相访

作者:白居易 
bā nián sān yuè huì     shān lí huā mǎn zhī
八年三月晦   山梨花满枝
lóng mén shuǐ xī sì     yè yǔ yuǎn gōng qī
龙门水西寺   夜与远公期
yàn zuò zì xiāng duì     mì yǔ shuí dé zhī
晏坐自相对   密语谁得知
qián hòu jì duàn chù     yī niàn bù shēng shí
前后际断处   一念不生时

《张常侍相访》古诗词释义:

这首《张常侍相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我们可以逐句解释其意:

1.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这是说在一个遥远的过去,大约是第八个年头的三月,夜幕下的山中梨花盛开,满枝都是。这里的“八年”并非实指具体的年数,而是指很久以前的某段时间。

2. **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龙门”指龙门山,这里可能是诗人虚构或象征性的地点。“水西寺”是寺名。诗人与“远公”(可能是友人或某位高僧)约定在夜晚的水西寺相会。这里的“远公”可能象征着对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的追求。

3.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诗人与友人相对而坐,享受着宁静的夜晚。他们之间的谈话可能涉及禅理或哲学深思,这些对话是私密的,外界无人知晓。这里的“晏坐”是形容夜晚安静的坐谈。

4. **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这是对禅定境界的描述。“前后际断”指的是超越了过去与未来的概念,达到了一种时空超越的状态。“一念不生时”则是指彻底清空心灵,没有丝毫杂念的状态,这是修行者追求的极乐境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人物相会、禅宗对话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超然的向往。

《张常侍相访》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张常侍相访》是唐代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张常侍在佛寺中的幽静会面,探讨佛理、参悟人生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时间与场景**:“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诗的开篇点明了时间(八年三月晦),地点(山寺),以及景物(山梨花)。晦月的夜晚,满树的山梨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清新的画面,为整个诗营造了一种淡雅而又深刻的氛围。

2. **人物与活动**:“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诗人与友人张常侍相约在龙门水西寺的夜晚,进行会面。这里提到的“远公”可能是指慧远法师,与“密语”一起,暗示了两位僧人可能在进行佛学的探讨或是心灵的交流。诗中“晏坐”即晚上的坐禅,显示了他们静心修行的状态。

3. **精神与感悟**:“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在佛教中,“前后际断”通常指通过禅定达到心灵的解脱,断绝过去和未来的念头,仅留当下。“一念不生”则表达了完全空寂、无杂念的状态。这两句诗展现了两位僧人在修行中达到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他们对佛教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4. **情感与主题**:全诗通过描绘静谧的环境、虔诚的会面以及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更体现了对佛学追求的专注与投入。这种对精神层面的探索,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僧人在静谧的山寺中进行禅修与交流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心灵的纯净状态,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赏。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