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péi cháng shì yǐ tí qiáng wēi jià shí bā yùn jiàn shì yīn guǎng wèi sān shí yùn yǐ hé zhī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

作者:白居易 
shēn yōng nán miǎn qiǎng     xìng zhuō yì chí huí
身慵难勉强   性拙易迟回
bù bèi chén shí qǐ     chái mén wǔ hòu kāi
布被辰时起   柴门午后开
máng qū néng zhě qù     xián zhú dùn rén lái
忙驱能者去   闲逐钝人来
zì xǐ shuí néng huì     wú cái shèng yǒu cái
自喜谁能会   无才胜有才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古诗词释义:

白居易的这首诗《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个性特征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下面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1.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身体和性格上的特点。"身慵"指的是他身体懒散,不愿意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或不擅长的事情。"性拙"则是性格上的自我描述,暗示他性情迟钝,不善于快速适应或作出决策。

2.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描述了作者的日常生活节奏。"布被辰时起"说明他每天在辰时(大约早上7点到9点之间)起床,使用质地普通的布被。"柴门午后开"则是说他每天午后打开柴木做成的门,可能是为了享受午后阳光或者进行日常的户外活动。

3.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
这两句揭示了作者在社会交往中的态度。"忙驱能者去"可能是在比喻中,暗示他不擅长或不愿意管理或驱使那些能力强、能力强的人,可能因为不愿意与他们竞争或合作。"闲逐钝人来"则表明他更倾向于与性格迟钝、不擅长快速行动的人交往,可能是因为与这样的人相处更轻松。

4.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自信与反讽。"自喜谁能会"可以理解为他自信地认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方式。"无才胜有才"则可能是指,他更欣赏或偏爱那些虽无显赫才能但有其独特价值的人,暗含对社会上过于强调才能而忽视个性与生活态度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自述,展现了白居易对个人自由、生活节奏和社交选择的坚持,以及对社会价值标准的反思。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平静的生活哲学。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和裴常侍的诗,通过对自身性格、生活习惯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恬淡、自在、自我满足的处世哲学。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抒发个人情感、关注民生、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见长。在这首诗中,他以轻松、自然的笔触,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对裴常侍的作品给予了一种深刻的理解与回应。

诗中的“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暗示了作者对繁琐事务的厌倦,以及对于自由、从容生活的向往。他不喜勉强自己去从事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更倾向于遵循本性,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即使这种生活显得迟缓、不急功近利。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则描绘了作者简单、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不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反而在朴素的生活中找到满足感。辰时即早上五、六点钟,午后则意味着生活的节奏缓慢,没有被时间紧迫所牵制。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表现了作者对能者和钝者不同态度。他认为能者应该被驱使去做有用之事,而自己更愿意随心所欲,不被外界的压力所左右。这里反映了对效率与个人喜好的权衡,以及对自身生活节奏的把握。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则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总结。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只能来自内心,外在的评价或才华并不重要。在这个价值观中,白居易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平静与自足,而非外界的认可或外在的成功。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崇尚简单生活、追求内心平静与自足的人生态度,是对裴常侍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回应,也是对自我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实践。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