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kǎo gōng cuī láng zhōng fù quē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
zàn cí bā zuò bà shuāng jīng biàn zuò dēng shān lín shuǐ xíng |
暂辞八座罢双旌 便作登山临水行 |
néng yǐ zhōng zhēn chóu zhòng rèn bù jiāng fù guì ài gāo qíng |
能以忠贞酬重任 不将富贵碍高情 |
zhū mén chū qù zān yīng cóng jiàng zhàng guī lái gē chuī yíng |
朱门出去簪缨从 绛帐归来歌吹迎 |
ān pèi nào zhuāng guāng mǎn mǎ hé rén xìn dào shì shū shēng |
鞍辔闹装光满马 何人信道是书生 |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古诗词释义:
### 白居易的《送考功崔郎中赴阙》一诗,表达了对崔郎中赴任朝廷的尊敬与祝福。下面是对各句的逐段解释:
1. **暂辞八座罢双旌, 便作登山临水行。**
- **暂辞八座罢双旌**:这是对崔郎中辞去了重大的官职(八座,八座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高官)并放弃了象征权力的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用的仪仗)的描述,暗示他离开官场,过上更加自由的生活。
- **便作登山临水行**:接着描绘他如同登山临水一般自由自在地行走,表现了崔郎中远离官场束缚、享受自然的惬意生活。
2. **能以忠贞酬重任, 不将富贵碍高情。**
- **能以忠贞酬重任**:这句话赞扬崔郎中能够以忠诚和坚定的品质来应对重大责任,表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无私精神。
- **不将富贵碍高情**:意为崔郎中不会因为追求财富和地位而违背自己的高洁情操,强调了他在功名利禄面前保持自我,不为外物所动。
3. **朱门出去簪缨从, 绛帐归来歌吹迎。**
- **朱门出去簪缨从**:这是对崔郎中离开官场时,留下了一片繁华和权势景象,周围跟随的官员们身着华贵服饰,象征了他曾经的权力与影响力。
- **绛帐归来歌吹迎**:描绘了他回归之时,官场用歌乐与欢呼来迎接,既是对他的欢迎,也是对他过去功绩的肯定。
4. **鞍辔闹装光满马, 何人信道是书生。**
- **鞍辔闹装光满马**:这句话通过描述崔郎中出行时马鞍、马匹上的装饰光彩照人,展现了他的气派与尊贵。
- **何人信道是书生**:这是对崔郎中的讽刺与赞叹,意为谁又能想到,眼前的这个人,曾经不过是一个读书人,如今却有了如此非凡的成就与荣耀。
这首诗通过描绘崔郎中的不同生活阶段,既赞颂了他的道德品质和功绩,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敬意和美好祝愿。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送考功崔郎中赴阙》这首诗,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颂扬诗,它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崔郎中赴任的场景和他个人的高尚品德,以及对其美好未来的祝愿。
首先,诗中“暂辞八座罢双旌,便作登山临水行”两句,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崔郎中卸任离开官署、自由漫步山林的轻松场景,寓意着他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接着,“能以忠贞酬重任,不将富贵碍高情”表达了对崔郎中的高度评价,赞扬他具有坚定的忠诚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在重大的责任面前保持本色,不被富贵和权力所蒙蔽,保持高洁的情操。
“朱门出去簪缨从,绛帐归来歌吹迎”两句,描绘了崔郎中离开和回到京城时的热闹景象,朱门和绛帐分别指代富贵之家和文人雅士的集会场所,歌吹迎送象征着人们对他的尊重和欢迎,进一步突出了他个人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最后,“鞍辔闹装光满马,何人信道是书生”以崔郎中在赴任途中骑马前行的场景作结,通过描绘马鞍上的光亮和书生的身份,侧面表现了崔郎中的非凡气度和谦逊品质。这句话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意味,即在人们的心中,即使一个书生也能展现出非凡的风采和不凡的气概。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崔郎中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也寄托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它展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对个人品德和社会风气的积极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