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í shàng zhú liáng èr shǒu
池上逐凉二首
sù yǔ xǐ tiān jīn wú ní wèi yǒu chén |
宿雨洗天津 无泥未有尘 |
chū qíng yíng zǎo xià luò zhào sòng cán chūn |
初晴迎早夏 落照送残春 |
xīng fā shī suí kǒu kuáng lái jiǔ jì shēn |
兴发诗随口 狂来酒寄身 |
shuǐ biān xíng wéi é qiáo shàng lì qūn xún |
水边行嵬峨 桥上立逡巡 |
shū fù xīn qíng lǎo wú gōng zhèng huà xīn |
疏傅心情老 吴公政化新 |
sān chuān tú yǒu zhǔ fēng jǐng shǔ xián rén |
三川徒有主 风景属闲人 |
《池上逐凉二首》古诗词释义:
### 第一首诗解释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雨后,天上的银河(天津桥)被洗涤得一尘不染,地面既没有泥泞,也没有尘土,一派清新景象。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初晴的天气迎来了早夏的清晨,夕阳的余晖送走了春天的尾声。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情绪激昂时,灵感随之涌现,随口吟出诗句;在狂放不羁时,以饮酒寄托身心。
**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在水边漫步时步履沉重,如同山峰般稳重;站在桥上,脚步缓慢,思绪万千。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疏傅”可能指的是疏广,这里用以形容历经岁月,心情已经平静的老者;“吴公”可能是指吴隐之,描述的是新任官员的政绩更新。
**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三川之地虽然有主人,但这里的美景却属于闲适之人,即诗人自己,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 第二首诗解释
由于诗词的结构是分首的,而且第二首的具体内容在问题中未提供,因此我们无法给出详细的解释。通常,白居易的诗中,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可能涉及自然美景、个人情感、社会观察等。如果第二首是与第一首内容相关的,可以假设其可能继续探讨类似的自然景象、内心感受或是对政事的反思,但具体细节需基于完整文本进行分析。
《池上逐凉二首》古诗词赏析:
《池上逐凉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诗作。这两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自然环境的描绘**:首句“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池塘景象,清新的空气和洗净的池塘给人一种宁静与清爽的感觉。通过“无泥未有尘”这一细节,展现了雨后的洁净和清新,为后续的自然环境描写奠定了基调。
2. **季节变迁的暗示**:“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这两句诗巧妙地将季节的更迭融入自然景色中。初晴代表着春天的结束,迎来的是夏日的初至,落照则是对春日余晖的深情告别。这样的描绘,既体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情感与行为的流露**:“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创作激情和放纵情性的状态。通过“兴发”和“狂来”,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的激荡,而“诗随口”和“酒寄身”则是他表达情感和寄托情感的方式。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展现了诗人率性而为的一面。
4. **历史与政事的反思**:“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这两句诗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之外,还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以及对当下政事的评论。通过比较“疏傅”(可能指疏广)的老迈与“吴公”(可能指吴起)的新政,表达了对老与新、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这也体现了白居易诗中常有的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5. **个人情感的抒发**:“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自然美景之间关系的感慨。面对“三川”(可能指黄河、洛水、渭水三川)的广阔,却只有“主”(君主或权力象征)而无人享受其中的乐趣,与“风景属闲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综上所述,《池上逐凉二首》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季节变迁的敏锐感知,还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流露、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是其诗风中融入自然、关注社会、表达情感的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