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āi jiè

斋戒

作者:白居易 
xiǎng ěr dào biān tóu     xiāo tiáo zhèng zhí qiū
想尔到边头   萧条正值秋
èr nián pín yù shǐ     bā yuè gǔ bīn zhōu
二年贫御史   八月古邠州
sī guǎn wén suī lè     fēng shā jiàn yì chóu
丝管闻虽乐   风沙见亦愁
wàng xiāng xīn ruò kǔ     bù yòng shù dēng lóu
望乡心若苦   不用数登楼

《斋戒》古诗词释义:

《斋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对边地秋景的描绘和对长期在贫苦中担任御史之职的自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下面对诗的每一句话进行逐段解释:

1. **想尔到边头,萧条正值秋**:
这句话想象对方(这里可能是诗人的友人或亲戚)到了边疆地区,正值秋风萧瑟的季节。边疆的秋天,气候凉爽,景色虽然美丽,但总给人一种孤寂和萧瑟的感觉。

2. **二年贫御史,八月古邠州**:
描述诗人自己,他已经连续两年担任贫苦的御史之职,并在这个八月里来到了古老的邠州(今陕西省彬县)这个地方。御史是一种监察官,工作虽有责任重大,但常常生活拮据。

3. **丝管闻虽乐,风沙见亦愁**:
虽然听到了宴席上的丝竹之音,让人感到快乐,但是一看到边疆的风沙,心中又会感到愁苦。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边疆生活的矛盾感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4. **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诗人在异乡眺望家乡,内心苦涩。虽然距离家乡并不遥远,但情感的鸿沟却难以跨越,以至于他并不需要频繁登楼来眺望家乡,思念之情已经深深刻在心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艰苦生活的描述和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斋戒》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斋戒》这首诗,不仅是对边塞生活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对边塞秋日景象、诗人身份、生活环境的描述,以及对思乡之情的深切表达,诗中蕴含了深沉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想尔到边头,萧条正值秋”,诗人运用想象,设身处地地设想有人到达边疆的场景,此时正是秋日,秋风萧瑟,景象凄凉。这里不仅描绘了边疆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边疆的荒凉与偏远,预示了诗中人物将面对的艰苦生活。

**次句**“二年贫御史,八月古邠州”,揭示了诗中人物的身份——二年为御史的官员,已经度过了二年的时间,且是在邠州,一个古地。这表明了人物长期的边疆生活,暗示其公务繁忙,生活清贫。诗中使用“二年”和“八月”两个时间点,不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边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艰苦性。

**“丝管闻虽乐,风沙见亦愁”**,这一对偶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边疆之地虽然有人吹奏丝竹管乐,似乎在营造欢乐的氛围,但另一方面,这样的乐声在风沙中听来,却更加让人感到愁苦。这里借乐声与愁苦的对比,表达了边疆生活的复杂心情,乐与愁并存,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

**“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即便身在边疆,思乡之情却如同苦涩的果实,难以排遣。诗人用“不用数登楼”表达了即使如此,他也常常会登楼远眺,试图寻找家乡的身影。这一句话,将诗人的孤独、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由、对家乡的渴望。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斋戒》不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与荒凉,也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比与暗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立体、丰富的情感世界。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