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ng rù xīn zhēng
病入新正
xián lái duì jìng zì sī liáng nián mào shuāi cán fēn suǒ dāng |
闲来对镜自思量 年貌衰残分所当 |
bái fà wàn jīng hé suǒ guài dān shā yī lì bù céng cháng |
白发万茎何所怪 丹砂一粒不曾尝 |
yǎn hūn jiǔ bèi shū liào lǐ fèi kě duō yīn jiǔ sǔn shāng |
眼昏久被书料理 肺渴多因酒损伤 |
jīn rì féng shī suī yǐ wǎn zhěn zhōng zhì lǎo yǒu hé fāng |
今日逢师虽已晚 枕中治老有何方 |
《病入新正》古诗词释义:
《病入新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诗。全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自我反省、面对衰老和疾病的心态以及对健康生活的反思。以下是逐句解释:
1. **闲来对镜自思量**:闲暇时对着镜子自省。诗人借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其对自我状态的反思。
2. **年貌衰残分所当**:年龄和容貌的衰老是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诗人坦然接受了自己身体衰老的事实,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3. **白发万茎何所怪**:面对白发满头,诗人并未感到惊讶,暗示他对衰老的接受与平常心。
4. **丹砂一粒不曾尝**:丹砂,古代指一种被认为具有延年益寿效果的药石。诗人表示自己从不曾尝试,表达了对传统养生方法的淡然态度。
5. **眼昏久被书料理**:长时间读书导致视力模糊。诗人将自己年老眼花的现状归咎于过度用眼,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
6. **肺渴多因酒损伤**:饮酒过多导致肺部不适,显现诗人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反思。他意识到过度饮酒可能是身体状况恶化的因素之一。
7. **今日逢师虽已晚**:虽然遇到了所谓“治老”的方法,但也表示为时不晚,体现了诗人对于寻求健康之道的决心和希望。
8. **枕中治老有何方**:诗人在询问或猜测是否存在能够逆转衰老、治愈疾病的秘方。这里的“枕中”暗示了古人认为在枕头下藏有秘籍的说法,表达了诗人对找到延长生命健康状态方法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衰老和疾病状态的客观接受,更蕴含着对生活、健康、养生之道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延长生命健康的美好愿望。
《病入新正》古诗词赏析:
《病入新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自述性诗作,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他对年岁衰老的无奈与对生命的反思。白居易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衰老、健康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歌内容解析
**首联**:“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 这两句开篇点明了诗人独处之时,面对镜子,自然地思考自己的年龄与容貌的变化。这里的“思量”不仅仅是对衰老的自然反应,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命思考。诗人意识到衰老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自然法则的体现,展现出一种接纳与平静的态度。
**颔联**:“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这两句直面衰老的外在象征——白发。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白发的出现,认为这是自然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感到奇怪。同时,提到了丹砂,古代认为其有延年益寿之效,但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曾尝试,体现了他面对衰老的现实主义态度。
**颈联**:“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因长时间阅读书籍而引起的眼部不适,以及过度饮酒对肺部的伤害。这两句是对自己过往生活方式的反省,暗示了对健康的重视。通过“料理”和“损伤”两个词,表达了身体与精神健康之间相互关联的理念。
**尾联**:“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表达了尽管已经到了老年,但仍然渴望寻找延缓衰老的方法。这里“师”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的导师或是自然规律的领悟,诗人通过这一疑问表达了对长寿与健康生活的向往。
### 总体情感与主题
《病入新正》通过诗人细腻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衰老的坦然接受、对健康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延长生命的渴望。这首诗主题丰富,既包含了对生命自然规律的接受,也体现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同时流露出对长寿的向往,展现出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