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í shàng zǎo xià
池上早夏
liǔ lǎo chūn shēn rì yòu xié rèn tā fēi xiàng bié rén jiā |
柳老春深日又斜 任他飞向别人家 |
shuí néng gèng xué hái tóng xì xún zhú chūn fēng zhuō liǔ huā |
谁能更学孩童戏 寻逐春风捉柳花 |
《池上早夏》古诗词释义:
《池上早夏》这首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通过描绘早夏时节池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
- **柳老春深日又斜**:这句话描绘了早夏的景象,柳树已经老了,春天已经深了,夕阳西下。这里的“老柳”和“春深”都是比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 **任他飞向别人家**:随着夕阳的落下,柳絮(飞絮)随风飘散,四处飞扬。这句诗的“他”指代柳絮,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柳絮随风飘飞,不为某处所留,就像一个人随缘而行,不拘泥于一地,比喻了生命中的某种自由和无常。
2. **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 **谁能更学孩童戏**:诗人提出疑问,谁能像孩童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这里的“孩童戏”象征着简单、纯粹和自由的生活状态,是对成人世界复杂和束缚的一种反问。
- **寻逐春风捉柳花**: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春风中柳絮飞舞,诗人想象自己如孩童般追逐飘舞的柳絮。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生命中简单快乐时刻的怀念和追寻。
综上所述,《池上早夏》通过描绘早夏季节的自然景色,以柳树和柳絮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以及对自由和简单生活状态的感慨和向往。
《池上早夏》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池上早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春末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映射出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柳老春深日又斜”,以“柳老”描绘柳树经过漫长冬日后的成熟与凋零,春天渐深,夕阳西下,时间的流逝感和季节的变迁在这里交织。这里的“老”字,既指柳树的苍老,也暗含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第二句“任他飞向别人家”,这句诗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柳絮随风飘散的情景,仿佛柳絮拥有自由意志,不受控制地飞向远方。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柳絮的“飞向别人家”似乎象征着命运的流转与无奈。
后两句“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孩童的游戏,象征着纯真与自由,而“捉柳花”则是在捕捉春的瞬间,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诗人通过对比孩童的天真与成人的忧愁,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对生活琐碎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的哲思。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文学作品中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