ǒu yín zì wèi jiān chéng mèng dé ( yǔ yǔ mèng dé jiǎ zi tóng , jīn jù qī shí )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予与梦得甲子同,今俱七十)
jūn nián shū wèi jí xuán chē wèi hé jiāng xián zhú lǎo fū |
君年殊未及悬车 未合将闲逐老夫 |
shēn jiàn zhèng yí jīn yìn shòu wèi gāo fāng chēng bái zī xū |
身健正宜金印绶 位高方称白髭须 |
ruò lùn chén shì hé yóu le dàn wèn yún xīn zì zài wú |
若论尘事何由了 但问云心自在无 |
jìn tuì shì fēi jù shì mèng qiū zhōng què xià yì hé shū |
进退是非俱是梦 丘中阙下亦何殊 |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予与梦得甲子同,今俱七十)》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朋友刘禹锡(字梦得)的,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权力、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洒脱的人生态度。我们来逐句解读:
1. **君年殊未及悬车, 未合将闲逐老夫,**
这两句首先表达了对友人(梦得)年岁尚轻,不应过早放弃追求或追逐闲适生活的观点。悬车之年,古时指官员退休的年龄,这里暗示了不应过早选择退隐。意在鼓励友人继续追求事业和理想。
2. **身健正宜金印绶, 位高方称白髭须,**
这两句表达了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正适合佩戴象征权力的金印,地位高显时,白须更显庄重。鼓励友人继续在权力与地位中追求适合自己的位置,体现了对功名利禄的理性态度。
3. **若论尘事何由了, 但问云心自在无,**
这两句探讨了世事的纷繁复杂,似乎永远无法彻底解决。但诗人转向更高层面的追求——云的心是自由自在的,暗示了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4. **进退是非俱是梦, 丘中阙下亦何殊,**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一切,无论是前进、后退,还是是非对错,都像是梦境一般虚幻。不论在山野(丘中)还是宫廷(阙下),都难以逃脱人生的虚无感。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看淡人生的态度,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权力、理想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鼓励、相互理解的精神。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予与梦得甲子同,今俱七十)》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偶吟自慰兼呈梦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既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也蕴含了对友人的关怀。诗的标题暗示了白居易与友人(梦得)的特殊关系,两人年龄相同,皆已至古稀之年,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自我的安慰。
1. **青春与闲适**:首联“君年殊未及悬车, 未合将闲逐老夫”表明了对友人的关怀和鼓励。悬车是指古代官员到了一定年纪,退休回家享受闲适生活。白居易劝说友人不要过早地进入这种状态,应该在身体健康时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2. **积极态度与社会角色**:“身健正宜金印绶, 位高方称白髭须”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肯定。白居易鼓励友人在身体健壮时,应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体现了对高官显位的认可,认为这是与年老相匹配的社会角色。
3. **尘世与超然**:“若论尘事何由了, 但问云心自在无”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白居易认为世事纷繁复杂,难以彻底解决,因此建议朋友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4. **进退与梦境**:“进退是非俱是梦, 丘中阙下亦何殊”是诗的主旨,强调了人生进退、是非的虚幻性质,将人世的高低贵贱视为梦境。在白居易看来,无论处于何等地位,最终都只是过眼云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在晚年的哲学思考,既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和超脱。通过对比不同的社会角色与心境状态,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社会地位、自然与心灵自由的思考,体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深刻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