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ě mù ǒu yǔ mèng dé tóng zhì shì péi bīn kè wáng shàng shū yǐn
雪暮偶与梦得同致仕裴宾客王尚书饮
xiāng fǔ cháo yáng jù mèng zhōng mèng zhōng hé zhě shì qióng tōng |
相府潮阳俱梦中 梦中何者是穷通 |
tā shí shì guò fāng yīng wù bù dú róng kōng rǔ yì kōng |
他时事过方应悟 不独荣空辱亦空 |
《雪暮偶与梦得同致仕裴宾客王尚书饮》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雪暮偶与梦得同致仕裴宾客王尚书饮》中的感怀之作,揭示了他对人生、仕途、荣辱得失等深刻而独特的见解。下面是对这首诗各句含义的逐段解释:
1. **相府潮阳俱梦中,梦中何者是穷通,他时事过方应悟,不独荣空辱亦空**。
- **相府潮阳俱梦中**:这里采用了“相府”(指朝中显贵)和“潮阳”(地名,可能象征偏远之地)这两个极端的地点来比喻人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诗句表明人生的境遇如同在梦中一般,一切似乎都不过是虚幻,没有固定的“好”或“坏”。
- **梦中何者是穷通**:在梦中,难以分辨什么是“穷”什么是“通”。这里暗指人生的荣辱、得失、穷困与通达,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定论,一切可能在瞬间改变。
- **他时事过方应悟**:意思是等到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变迁,事情过后,人才会有所领悟。这里的“悟”不仅包括对人生的理解,更包含了对荣辱得失的深刻体会。
- **不独荣空辱亦空**:这句话表明,不仅是荣誉可以空无所有,羞辱也同样如此。人生中的荣辱得失,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被过去,一切都不再重要,都在空无中归于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变幻无常、荣辱得失相对无常的看法,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他认为,人生的境遇如同梦境,一切荣辱得失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在经历中学会自我反思和领悟。
《雪暮偶与梦得同致仕裴宾客王尚书饮》古诗词赏析:
《雪暮偶与梦得同致仕裴宾客王尚书饮》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荣辱、命运和悟性的深刻思考。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题目背景**:“相府潮阳俱梦中”中的“相府”和“潮阳”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白居易和梦得(即刘禹锡)都是唐代的文人,他们的经历既有政治显赫(“相府”)也有流放贬谪(“潮阳”),这暗含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变的感慨。
2. **核心主题**:“梦中何者是穷通”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即在梦中人们如何分辨什么是真正的穷与通。这里“穷”和“通”代表了人生的荣华与困顿、顺利与挫折。白居易和梦得都在历史上经历过各种境遇,他们的经历成为反思人生价值和幸福定义的宝贵素材。
3. **哲理表达**:“他时事过方应悟,不独荣空辱亦空”这句诗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它意味着人生的荣与辱、得与失,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都会被看作是虚幻和空无。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人类普遍经历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即所有事物都是短暂且无常的,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真实和持久的价值。
4. **艺术手法**:白居易的诗作往往结合了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刻的哲思。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构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对话空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也反映了对人类命运的普遍思考,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艺术魅力,是理解白居易思想和唐代文人精神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