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ǒu xià nán chí dú zhuó

首夏南池独酌

作者:白居易 
shèng zé kuáng fū yán     sú xìn lǎo rén yǔ
圣择狂夫言   俗信老人语
wǒ yǒu lǎo kuáng cí     tīng zhī wú yǔ rǔ
我有老狂词   听之吾语汝
wú guān qì yòng zhōng     jiàn ruì fēng duō shāng
吾观器用中   剑锐锋多伤
wú guān xíng hái nèi     gǔ jìn chǐ xiān wáng
吾观形骸内   骨劲齿先亡
jì yán chǔ shì zhě     bù kě kǔ gāng qiáng
寄言处世者   不可苦刚强
guī xìng yú qiě shàn     jiū xīn dùn wú è
龟性愚且善   鸠心钝无恶
rén jiàn shí zhī chuáng     gǔ qī qín nuǎn jiǎo
人贱拾支床   鹘欺擒暖脚
jì yán lì shēn zhě     bù dé quán róu ruò
寄言立身者   不得全柔弱
bǐ gù lí huò nán     cǐ wèi miǎn yōu huàn
彼固罹祸难   此未免忧患
yú hé bǎo zhōng jí     qiáng ruò gāng róu jiān
于何保终吉   强弱刚柔间
shàng zūn zhōu kǒng xùn     páng jiàn lǎo zhuāng yán
上遵周孔训   旁鉴老庄言
bù wéi biān qí hòu     yì yào è qí xiān
不唯鞭其后   亦要轭其先

《首夏南池独酌》古诗词释义:

《首夏南池独酌》是白居易的一首诗,从字面上理解,可能是指白居易在初夏时节于南池独饮时的内心感慨。以下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1.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这两句用对比手法,说明了人们对于意见的不同态度。"圣择"和"老人语"代表了被广泛接受的权威意见,而"狂夫言"可能指的是不被传统社会重视或接纳的观点。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社会主流观点和非主流观点的辩证思考。

2. **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这里诗人自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狂词"),他愿意与听众分享。诗人似乎是在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准备阐述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3.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这两句描述了自然界中的现象。"器用中,剑锐锋多伤"暗示了锐利之物往往易损,强调了事物的两面性。"骨劲齿先亡"可能隐喻了生命力的脆弱,即使在身体最强壮的时候,也可能遭受不测。

4. **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诗人对生活中的个体提出忠告,鼓励人们不要过于刚强,因为过于刚强可能会带来伤害和不便。这与之前的描述相呼应,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

5. **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这里以龟和鸠的形象来比喻人。龟代表了温和与谨慎,它的生存策略是隐忍和等待,这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一种智慧。鸠则心地善良,虽无害人之意,却也表现出一种淳朴的品质。

6. **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这两句通过具体事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贱拾支床"可能暗指地位低下者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协或不悦的行为;"鹘欺擒暖脚"则可能比喻强者对弱者的压迫,用鹰捉住暖脚来象征被强者所利用或压迫。

7. **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诗人对如何建立自身品德和地位提出建议,认为不能一味柔弱。这与上文形成对比,强调了在必要时展现刚强的重要性。

8. **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这里进一步探讨了性格和行为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指出过分的柔弱和过分的刚强都有其潜在的风险和困难,诗人询问如何在强弱、刚柔之间找到平衡,以保证最终的幸福和平安。

9. **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诗人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在行事上要遵循儒家(周、孔)的教诲,同时也要借鉴道家(老、庄)的哲学。他认为,不仅要跟随前人的教导(鞭其后),也要考虑和实践自己对事情的理解和决定(轭其先),这是一种既尊重传统智慧又自我探索的精神态度。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道德、哲学等多方面深入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态度、处世哲学的独到见解。

《首夏南池独酌》古诗词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首夏南池独酌》是一首借饮酒独赏自然美景之机,抒发深沉哲理与个人感慨的诗篇。从题目《首夏南池独酌》可以看出,诗歌旨在通过夏日傍晚的个人独饮,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引发对人生、社会、道德伦理等多层面的思考。

### 1. 对“圣言”与“俗信”的探讨

作者引用“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开篇,直接触及了个人对于“圣贤之言”与“民间常识”之间的思考。这反映出作者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批判并存的态度,即既要尊敬前辈的教导,也需有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通过这种对比,引出了下文对于“老狂词”的讨论。

### 2. 对“器用”与“形骸”的隐喻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这一组对比句,通过“剑锐锋多伤”与“骨劲齿先亡”形象地表达了个体在社会与自然环境中的脆弱性与不可避免的损耗。这种比喻提醒人们,不论是物质的工具还是身体,都存在着磨损和衰老的过程,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3. 对“立身之道”的思考

“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通过两个形象的例子,强调了在社会中强者与弱者的不同遭遇,展现了社会的不公与冲突。这不仅涉及到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也触及了社会秩序与正义的主题。作者借此警示,立身于世,必须有所取舍,不可过于刚强或过于柔弱。

### 4. 综合性思考

“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则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与融合,主张在遵循儒家伦理与道家智慧的基础上,既要防范未来(“鞭其后”),也需思考和准备(“轭其先”)。这种综合性思考,既体现了作者的智慧,也反映了其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洞察。

### 结论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次对人生、社会、道德伦理等多重层面的深思。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作者传达了对于人生短暂、社会不公、个人修养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其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白居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