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fèng lǜ shàng rén ( lǜ gōng jīng yú wéi mó jīng )
赠奉律上人(律公精于维摩经)
yuǎn gōng shuō yì zhǎng sōng xià lóng shù shuāng jīng hǎi cáng zhōng |
远公说易长松下 龙树双经海藏中 |
jīn rì dǎo shī wén fú huì shǐ zhī qián lù huà chéng kōng |
今日导师闻佛慧 始知前路化成空 |
《赠奉律上人(律公精于维摩经)》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写给一名名叫奉律上人的佛教僧人的赠诗,标题《赠奉律上人(律公精于维摩经)》意味着奉律上人精通维摩诘经,李德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奉律上人佛法造诣的赞扬,并通过整首诗的叙述,展现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探讨。下面逐段解释诗文: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经海藏中,**
这句诗描述了佛教历史中两位重要人物:“远公”和“龙树”,以及他们所著的佛教经典。远公是指东晋高僧慧远,他曾在庐山东林寺讲经,其说法简单明了,正如在“长松下”(松树下,象征环境清幽,易于听讲);而龙树则是佛教中后期的重要哲学家,他的著作《中论》和《百论》是般若学的重要典籍,被认为深奥难懂,如同藏在“海藏中”(大海中的宝藏,象征内容深奥,不易获取)。
**今日导师闻佛慧,**
这一句承上启下,表达的是在现今,奉律上人作为导师,通过深入研读佛经,理解了佛法的深邃智慧。
**始知前路化成空,**
最后这一句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总结。这里的“化成空”出自《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通过修行和领悟,认识到一切法(包括个人的追求、执着)都是无常和空性的,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诗人在说奉律上人在今日通过听闻佛法的智慧,开始理解到修行的道路最终会导向万物空性的认知,这是一种深刻的禅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典籍,表达了对奉律上人智慧的敬仰,并且通过整首诗的叙述,揭示了对佛教教义中“无常”和“空性”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赠奉律上人(律公精于维摩经)》古诗词赏析:
《赠奉律上人》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写给一位名为“奉律上人”的高僧的赠诗,以高度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佛法的深邃和诗人对佛法深刻理解与领悟的赞扬。诗中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精神追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 题目及作者背景
李德裕,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往往既体现了高雅的艺术追求,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理。在本诗中,李德裕通过赞扬奉律上人的修为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精深义理的景仰。
### 主题与结构
诗的首句“远公说易长松下, 龙树双经海藏中”通过远公(东晋高僧法显)与龙树(印度佛学大师)两位佛学巨匠的故事,巧妙地将“易”与“双经”置于自然与知识的广阔背景下,象征佛法的博大精深,以及先贤对佛法的精深探索与理解。
### 具体意象分析
- “远公说易长松下”:将法显禅师的教导置于自然之美的长松下,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远离尘嚣的氛围,象征佛法的指引下心灵的归宿。
- “龙树双经海藏中”:运用“海藏”这一意象,强调龙树经文的深奥与浩瀚,犹如海洋深不可测,喻示佛法的广大无垠,需要深究与探索。
### 结尾的寓意
诗的末句“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以奉律上人的成长为线索,表达了在导师指引下对佛法智慧的领悟,最终认识到所有前路的教诲都归于“化成空”,意即一切皆空,万物无常,强调了佛法对于世事的洞察与超脱,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
### 总结
《赠奉律上人》不仅展示了李德裕对佛法的深厚理解与景仰,也通过艺术化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达到了艺术与哲学的完美融合,是对李德裕个人修为与文学造诣的又一次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