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qí shí ( shí zài zhè xī gōng shǔ )

题奇石(石在浙西公署)

作者:李德裕 
hé dì zuì xiāo rán     huá yáng dì bā tiān
何地最翛然   华阳第八天
sōng fēng qīng yǒu lù     luó yuè jìng wú yān
松风清有露   萝月净无烟
zhà jǐng yáo tán hè     shí sī yù shù chán
乍警瑶坛鹤   时嘶玉树蝉
yù chí qiān lǐ liàn     wéi yǒu fèng mén quán
欲驰千里恋   惟有凤门泉
shí shàng xī sūn fā zǐ rōng     bì shān yōu ǎi shuǐ róng róng
石上溪荪发紫茸   碧山幽蔼水溶溶
chāng huā dìng shì wú rén jiàn     chūn rì wéi yīng yǔ kè féng
菖花定是无人见   春日惟应羽客逢
dú xún lán zhǔ wán chí huī     xián yǐ sōng chuāng wàng cuì wēi
独寻兰渚玩迟晖   闲倚松窗望翠微
yáo xiǎng chūn shān míng yuè shǔ     yù tán qīng qìng bù xū guī
遥想春山明月曙   玉坛清磬步虚归

《题奇石(石在浙西公署)》古诗词释义:

李德裕的《题奇石》是描绘了一幅奇特、自然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石景图。下面,我们将逐段解释每一部分的诗词意思:

1. **何地最翛然, 华阳第八天, 松风清有露, 萝月净无烟**:
- **何地最翛然**:何处的景色最为超凡脱俗。
- **华阳第八天**:这里可能指虚构的地点或隐喻理想中的仙境。华阳,古代地名,多指仙境。第八天,或指七天之上的地方,暗示远离尘世,接近神灵的世界。
- **松风清有露**:松林中的风声清脆,露水滋润着万物,形象地描绘出清幽的自然环境。
- **萝月净无烟**:月光照耀在藤萝之上,景象纯净而无尘埃,烟云皆不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

2. **乍警瑶坛鹤, 时嘶玉树蝉, 欲驰千里恋, 唯有凤门泉**:
- **乍警瑶坛鹤**:突然间,瑶池之上的仙鹤被惊动,显得异常。
- **时嘶玉树蝉**:蝉在玉树上时而鸣叫,其声清脆悦耳。
- **欲驰千里恋**:想要在广阔的千里之域中驰骋,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的向往。
- **唯有凤门泉**:只有这凤门泉能让人留下依恋。凤门泉可能象征着某种源头或者核心,是作者心中特别珍视的部分。

3. **石上溪荪发紫茸, 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 春日惟应羽客逢**:
- **石上溪荪发紫茸**:石上长满了紫色的溪荪,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 **碧山幽蔼水溶溶**:碧绿的山峦被云雾环绕,水显得宁静而深远。
- **菖花定是无人见**:菖花之美,可能很少有人能够亲眼目睹,暗示其独特与难得。
- **春日惟应羽客逢**:春天时节,只有羽化成仙的人才能在此相逢,强调了这个地方与世隔绝,充满神秘色彩。

4. **独寻兰渚玩迟晖, 闲倚松窗望翠微, 遥想春山明月曙, 玉坛清磬步虚归**:
- **独寻兰渚玩迟晖**:独自在兰花盛开的水边欣赏傍晚的余晖,表达了作者的闲适与孤独感。
- **闲倚松窗望翠微**:悠闲地靠着松树的窗户,眺望远处的青翠山峦,享受宁静与自然之美。
- **遥想春山明月曙, 玉坛清磬步虚归**:想象着春天的山峦在明月下的晨光中醒来,玉坛上的清磬声伴随着仙人的归来,暗示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奇特石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神秘、纯净生活的追求。

《题奇石(石在浙西公署)》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题奇石》为题,通过描述一块位于浙西公署的奇特石头,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融入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首先,诗的开篇“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将这块石头所在的地点比作华阳第八天,以“翛然”来形容这块石头超凡脱俗、宁静自在的气质,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超脱凡尘的意境。

接着,作者通过“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之美的景象:清风拂过松林,露珠在叶尖轻轻滚动,月光洒在藤萝上,周围没有一丝烟尘,一切都是那么纯净、清新的画面,给人以心灵的净化与宁静的感受。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中,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石头旁的鹤、蝉等自然生物生动地描绘出来,仿佛它们都是石头的守护者,为这块石头增添了生命与活力。而“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片美景的深深眷恋,即使离开千里,心中仍会怀念这块石头旁的潺潺泉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情感。

接下来,诗中对周围环境的描绘更加细致:“石上溪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在石头之上,生长着紫色的溪荪,远处是碧绿的山峦,水波荡漾,似乎连菖花都在这幽静的环境中独自绽放,只有羽化的仙人才能在此相遇。这些描绘不仅突出了石头的自然之美,也让人联想到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神秘。

“独寻兰渚玩迟晖,闲倚松窗望翠微,遥想春山明月曙,玉坛清磬步虚归”则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他在兰舟上独享日暮美景,倚在松窗边远眺翠绿的山峰,遥想在春山明月之下,玉坛传来清越的磬声,仙人归来的情景。这一系列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情感,也体现了他对于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奇石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丰富而深刻的想象力,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远离尘嚣、超脱凡尘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李德裕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