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é lǐng nán dào zhōng zuò

谪岭南道中作

作者:李德裕 
shí nián zǐ diàn zhǎng hóng jūn     chū rù sān cháo yī pǐn shēn
十年紫殿掌洪钧   出入三朝一品身
wén dì chǒng shēn péi zhì wěi     wǔ huáng ēn hòu yàn lóng jīn
文帝宠深陪雉尾   武皇恩厚宴龙津
hēi shān yǒng pò hé qīn lǔ     wū lǐng quán kēng bá hù chén
黑山永破和亲虏   乌领全坑跋扈臣
zì shì gōng gāo lín jǐn chù     huò lái míng miè bù yóu rén
自是功高临尽处   祸来名灭不由人

《谪岭南道中作》古诗词释义:

李德裕的《谪岭南道中作》这首诗的每个段落大体上可以解读为以下含义:

### 第一段
"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诗人回顾了自己在朝中任职的岁月,担任了高级官职,十年间在宫廷中居于要职。"紫殿"指的是皇宫,"洪钧"比喻巨大的权力或职责。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辉煌的政治生涯,参与了多个朝代的政治活动。

### 第二段
"文帝宠深陪雉尾,武皇恩厚宴龙津,"
这里提到了诗人与两位皇帝的关系:文帝与武皇。"雉尾"是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象征性的装饰,"龙津"可能是指龙池或与宴饮有关的场所。这两句暗示了诗人深得文帝和武皇的宠信与恩惠,参与了重要的宫廷宴会或活动。

### 第三段
"黑山永破和亲虏,乌领全坑跋扈臣,"
这两句可能指的是诗人治理边疆、维护国家利益的历史事迹。"黑山"可能象征边疆之地,"和亲虏"可能指的是古代中国为避免战争采取的和亲策略,而诗人可能在处理这些策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乌领"可能是某地或某人的代称,"跋扈臣"指的是那些嚣张跋扈的臣子。这两句可能表达了诗人成功对抗敌对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治安的功绩。

### 第四段
"自是功高临尽处,祸来名灭不由人,"
在诗人成功达到事业顶峰的同时,也暗示了成功与权力也可能伴随着危险和风险。"自是功高"强调了诗人成就之高,"临尽处"可能是指职业生涯或生命旅程的终点。"祸来名灭不由人"意味着即使功绩显著,但最终的不幸或灾祸也非个人所能控制,可能暗含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 结论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对过往辉煌成就的自豪,也流露出对命运难以预测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中的叙事风格较为隐晦,可能包含了对特定历史事件或个人遭遇的隐喻或象征。

《谪岭南道中作》古诗词赏析:

《谪岭南道中作》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在被贬岭南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顾,也体现了他对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荣辱与沉浮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回顾与反思**:“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描绘了作者在朝廷中多年的荣华与权势。紫殿是古代皇宫中的重要建筑,象征着权力的中心。掌洪钧,洪钧通常指太岁星,在此隐喻作者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出入三朝一品身则说明了作者在不同朝代中地位的稳定和尊贵,是一品大员。

2. **对君主的颂扬与感恩**:“文帝宠深陪雉尾,武皇恩厚宴龙津”两句分别提到了两位历史上的君主——文帝与武皇,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尊敬与感激。雉尾、龙津是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部分,象征着皇权的权威与盛宴的盛大,反映了作者在君主恩宠下的尊崇地位。

3. **对历史事件的回顾**:“黑山永破和亲虏,乌领全坑跋扈臣”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黑山战役与乌领战役,这是作者对过去重要军事行动的回顾。黑山战役中,作者或许亲自参与或指挥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而乌领战役可能涉及到镇压内部叛乱或挑战权威的行为。这两句显示了作者在军事和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就。

4. **对个人功名的反思**:“自是功高临尽处,祸来名灭不由人”是这首诗的核心。作者在回顾自己辉煌的功绩后,表达了对功名与命运的深刻反思。他认为功高盖主、权力过盛可能导致最终的灾祸与名节的丧失,这反映了一种对权力与命运的哲学思考。这种反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谪岭南道中作》不仅展示了李德裕对过往辉煌岁月的回顾与自豪,更体现了他对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洞悉。这首诗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时代与人性的深刻反思。

李德裕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